"晓迎秋露一枝新":一支初绽的紫薇在秋露里迎接晨光,
# 一枝新:一只出绽的紫薇。,晓:晨光。
"不占园中最上春":而不是在早春与百花争奇斗艳。
# 上春:早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无言的桃花、李花现在不知道在何处,
# 何在:何处。,桃李无言:意谓桃李不说话,不夸耀自己。
"向风偏笑艳阳人":只有紫薇花向着寒冷的秋风,笑对那些争着在艳阳春天开放的花朵了。
# 艳阳人:指在艳阳春天里开的花。
晚唐杰出诗人
杜牧(803~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又称“杜樊川”。大和进士,官终中书舍人。杜牧的诗文,多指陈讽谕时政。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诗作风格独特,既风华流美而又俊爽疏朗,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文以《阿房宫赋》最为著名。代表作品有《清明》《山行》《题乌江亭》《泊秦淮》等。著有《樊川文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咏物的诗作。诗中描绘了紫薇花在秋露中绽放新枝,不与百花在早春争艳的情景。又以“桃李无言”典故作比,展现紫薇花在秋风中独自绽放,笑对那些只在艳阳天开放的花朵,表达了对紫薇花谦逊品格的赞美。
2. 写作手法
托物言志:诗人借紫薇花不与百花争春,在秋季独自绽放的特点,寄托自己在复杂政治斗争中,不随波逐流、坚守自我的志向。对比:将紫薇花与在早春开放的百花以及桃李进行对比,突出紫薇花不慕繁华、谦逊高雅的品质。用典:“桃李无言”出自《史记》,杜牧用此典故,以桃李的曾经辉煌和如今不见踪迹,反衬紫薇花的独特与长久,丰富了诗歌内涵。
3. 分段赏析
开篇“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点明紫薇花在秋天早晨,迎着秋露长出新枝,强调其不赶早春百花争艳之时开放,赋予紫薇花不惧秋寒、不与百花争春的独特品格。“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运用“桃李无言”的典故,说曾经默默吸引众人的桃李已不见踪迹,而紫薇花却在秋风中对那些在春天争艳的花朵报以嘲笑,进一步突出紫薇花的与众不同和谦逊自持。
4. 作品点评
《紫薇花》构思巧妙,立意新颖。杜牧以独特视角描写紫薇花,不直接描绘花的形态,却通过与其他花卉对比和用典,生动展现其品格。诗歌语言简洁凝练,却蕴含深刻哲理与个人志趣,既赞美了紫薇花的谦逊,也展现出诗人自身的精神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耐人寻味。
# 杜牧本人,也就像一朵紫薇。他的爱国之情,他的忠君之情,他的报国之情,他都希望能有人赏识,能有人在他最不得志时起用他才是他人生最大的意义。于是他只好在唐末的秋日暮光中郁郁地将满腹哀怨凝为了那轻飞在历史长风中的诗的花瓣,飘落至今。
现代苏州大学教授马玮《中国古典诗词名家菁华赏析·杜牧》
下一篇:唐·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