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朝代:唐作者:韦应物浏览量:1
huā
xuě
rào
jiāng
chéng
zuò
jiàn
nián
fāng
jīng
chāng
xiǎo
kāi
níng
shù
céng
péi
yuān
tīng
liú
yīng

译文

野花如同雪花一样纷纷扬扬环绕江城,犹看见一年一度的花草,回忆起来帝京。早上宫门打开仿佛将碧绿的树都凝住了,曾经陪鸳鹭听流莺得到叫声。

逐句剖析

"野花如雪绕江城":野花如同雪花一样纷纷扬扬环绕江城,

"坐见年芳忆帝京":犹看见一年一度的花草,回忆起来帝京。

# 帝京:指长安。,年芳:指美好的春色。

"阊阖晓开凝碧树":早上宫门打开仿佛将碧绿的树都凝住了,

# 阊阖:泛指宫门或京都城门,借指京城、宫殿、朝廷等。

"曾陪鸳鹭听流莺":曾经陪鸳鹭听流莺得到叫声。

# 流莺:黄莺。流,谓其鸣声流利婉转。,鸳鹭:喻指朝官。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春思》为唐代诗人韦应物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作于贞元二年(786年)或者三年(787年)的春天,当时诗人身处江州。诗人在诗中巧妙地运用触景生情的写作手法,眼前那如诗如画、美不胜收的春日景致,宛如一把钥匙,打开了他记忆的闸门,让他不禁回想起京城长安的春日盛景,实则也是对往昔在长安那段生活的深深追忆。诗人借景抒情,意在抒发对曾经盛唐时期那辉煌气象的追慕与怀想,让读者在品味诗句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那份对往昔繁华的眷恋。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时期山水田园派诗人

韦应物(735?~790?),唐代诗人。字义博,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韦氏世为三辅名族,天宝时,为玄宗侍卫。后为滁州、江州刺史及左司郎中,官至苏州刺史。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韦应物诗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山水田园诗,与陶渊明并称“陶韦”,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其各体皆擅长,但以五言古体成就最高。风格恬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白居易称其“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代表作品有《采玉行》《夏冰歌》《滁州西涧》等。有《韦苏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山水田园与思乡怀人​​的诗。此诗既是​​山水田园诗​​对自然之美的礼赞,又是​​思乡怀人诗​​对生命归属的追问。诗人通过虚实相生的笔法,将个人仕途体验升华为对家国、人生的深沉感怀,体现了唐代士大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

2. 分段赏析

​​“野花如雪绕江城”​​此句以“野花如雪”开篇,通过比喻手法将春日江畔的野花比作白雪,既突出其繁盛洁白之态,又暗含季节特征(春末夏初)。一个“绕”字赋予野花动态感,既描绘出江城被花海环绕的实景,又隐喻时光流转、春光萦绕心头的意境。诗人以自然之景起兴,为后文“忆帝京”的抒情铺垫出清新而略带怅惘的基调。“坐见年芳忆帝京”​​“坐见”二字看似闲适,实则暗含被动接受时光流逝的无奈。“年芳”既指眼前春色,亦隐喻美好年华,与“帝京”形成今昔对照。诗人由眼前春光触发对往昔的追忆,暗示其身处地方(江城)与帝京(长安)的距离,以及仕途漂泊中的孤独感。此句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忆”字点明全诗核心情感——对京华生活的眷恋与身世飘零的感怀。​​“阊阖晓开凝碧树”​​“阊阖”代指宫门,此句回忆昔日长安宫廷的清晨景象:宫门初启,碧树仿佛被晨光凝固,呈现出庄严而静谧的皇家气象。“凝”字既写晨光中树色的凝重感,亦暗含诗人对往昔仕途生活的定格式追忆。此句通过宏大场景的勾勒,与首句的“野花”形成雅俗、疏密的对比,凸显诗人对宫廷生活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繁华的怀念,亦隐含对宦海沉浮的疏离。​​“曾陪鸳鹭听流莺”​​“鸳鹭”喻指朝中同僚,“流莺”象征宫廷乐事,此句以具体场景收束全诗,通过“曾陪”二字点明回忆的真实性与亲切感。黄莺啼鸣的生机与“凝碧树”的肃穆形成张力,既展现宫廷生活的闲雅情趣,又暗含对仕途生涯的留恋。末句以声景作结,余韵悠长,将个人情感升华为对盛衰无常的淡淡喟叹。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

下一篇:唐·李白《灞陵行送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