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ōu
xíng

朝代:宋作者:张镃浏览量:3
jīng
zhōu
xíng
wèi
shē
hán
mèng
zǎo
huán
jiā
yún
yùn
gāng
shì
tōng
zēng
tān
shēng
zǒu
luàn
shā
pín
liǎo
jìng
lián
shì
jiè
yáo
xiǎng
yàn
shēng
xuán
zhēn
biàn
便
tiáo
yǐn
dài
cuī
tuí
liǎng
bìn
huá

译文

行船整夜路程却不算远,不必因思乡的寒梦而急着还家。云气推动着山冈延伸向平野,雨水漫涨让滩声裹挟着乱沙。静静地怜爱蘋蓼丛中鱼群的世界,由菰蒲遥想大雁迁徙的生涯。正该像玄真子那样隐居苕溪啊,莫等两鬓斑白空自嗟叹年华。

逐句剖析

"经夕舟行路未赊":行船整夜路程却不算远,

"不须寒梦早还家":不必因思乡的寒梦而急着还家。

"云运冈势通增野":云气推动着山冈延伸向平野,

"雨溢滩声走乱沙":雨水漫涨让滩声裹挟着乱沙。

"蘋蓼静怜鱼世界":静静地怜爱蘋蓼丛中鱼群的世界,

"菰蒲遥想雁生涯":由菰蒲遥想大雁迁徙的生涯。

"玄真便合苕溪隐":正该像玄真子那样隐居苕溪啊,

"莫待摧颓两鬓华":莫等两鬓斑白空自嗟叹年华。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舟行》是南宋诗人张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写舟行途中所见所感。前两联勾勒出云运冈势、雨溢滩声的自然景象,展现出开阔的画面与动态的声响。后两联以蘋蓼、菰蒲等意象,怜鱼雁世界,引发对自然生命的感慨。尾联提及玄真子,表达了向往苕溪隐逸、不愿等到两鬓斑白才归隐的情怀。全诗通过对途中景色的描写,含蓄地抒发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意境较为深远,情感真挚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南宋词人

张镃(1153~1221?),南宋词人。字功甫,亦作功父,又字时可,号约斋,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隆兴二年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其长于词,内容大都写园林风光、节序感兴、咏花赏月以及交游酬唱等,也有少数词作感怀国事。词风清丽和婉,语言明快洗练。写景咏物,尤为工细。代表作品有《梅品》《仕学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经夕舟行路未赊,不须寒梦早还家”,点明舟行时间与行程。“经夕”强调行船之久,“路未赊”却见路程平缓,“不须寒梦”以淡然语调透出诗人对归家与否的超脱心态,为全诗奠定舒缓基调。颔联“云运冈势通增野,雨溢滩声走乱沙”,展开自然图景。“运”“通”二字勾勒出云与冈势延伸至平野的开阔感,“溢”“走”则以动态笔触写雨势湍急、滩声喧腾,视听结合,营造出苍茫而富有张力的画面。颈联“蘋蓼静怜鱼世界,菰蒲遥想雁生涯”,转向微观意象与想象。“静怜”赋予蘋蓼以情感,暗写鱼在水草间的悠然世界;“遥想”则由菰蒲联想到雁的迁徙生涯,借鱼雁引出对自然生命状态的哲思,对仗工整而意涵深微。尾联“玄真便合苕溪隐,莫待摧颓两鬓华”,直抒胸臆。以张志和(玄真子)隐居苕溪的典故,表明自身应趁早归隐的意愿,“莫待”二字强化了对时光易逝的警觉,将前句的自然感悟升华为对人生选择的果断抉择,卒章显志,情感真挚。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游《欲雨》

下一篇:宋·李好古《江城子·平沙浅草接天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