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人稀到":地方偏僻,人很少来到,
# 僻:偏,距离中心地区远的。
"檐虚燕未过":屋檐空着,燕子没有飞过。
# 檐:房顶伸出墙壁的部分。
"清愁诗酒少":清愁难以排解,诗和酒都很少能慰藉,
# 清愁:凄凉的愁闷情绪。宋陆游《枕上作》诗:“犹有少年风味在,吴笺著句写清愁。”清龚自珍《湘月·壬申夏》词:“纔见一抹斜阳,半堤香草,顿惹清愁起。”戴望舒《烦忧》诗:“说是寂寞的秋的清愁,说是辽远的海的相思。”
"寒食雨风多":寒食节时,雨和风很多。
"名字因农具":名字是因为农具而取,
"襟怀属钓蓑":胸怀属于钓鱼的蓑衣。
# 蓑:用草或棕毛做成的防雨器。,襟怀:胸怀;怀抱。晋张华《情》诗之三:“襟怀拥虚景,轻衾覆空牀。”宋晏殊《破阵子》词:“多少襟怀言不尽,写向蛮牋曲调中,此情千万重。”明高攀龙《与揭阳诸生书》:“意念高远,襟怀洒落。”冰心《往事二》三:“世事从头减去,感悟逐渐侵来,已滤就了水晶般清澈的襟怀。”
"莫惊时节换":不要惊讶时节的变换,
"安分看如何":安守本分,看看会怎么样。
南宋词人
张镃(1153~1221?),南宋词人。字功甫,亦作功父,又字时可,号约斋,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隆兴二年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其长于词,内容大都写园林风光、节序感兴、咏花赏月以及交游酬唱等,也有少数词作感怀国事。词风清丽和婉,语言明快洗练。写景咏物,尤为工细。代表作品有《梅品》《仕学规范》。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生活题材的诗。描绘了寒食节时诗人所处的偏僻环境,以及在这个节日里雨风较多、燕未归的景象,体现了诗人清愁的心境,营造出一种宁静又略带愁绪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以及面对时光流转的无奈。
2. 分段赏析
“地僻人稀到,檐虚燕未过”:诗人开篇点明居住之地偏僻,很少有人到访,屋檐空荡,燕子还未归来,描绘出一幅冷清的画面。“清愁诗酒少,寒食雨风多”:寒食节本就容易引发愁绪,又逢雨风天气,诗人借酒消愁,却觉诗酒都难以排解心中的清愁。“名字因农具,襟怀属钓蓑”:写出诗人以农具为名,暗示生活平淡,而心怀垂钓之念,体现出一种隐士般的悠然襟怀。“莫惊时节换,安分看如何”:最后诗人感慨不要惊讶于时节的变换,还是安分地看待生活吧,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生活的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