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mán

朝代:宋作者:舒亶浏览量:3
zūn
qián
xiū
huà
rén
shēng
shì
rén
shēng
zhǐ
zūn
qián
zuì
jīn
zhǎn
chuán
jiāng
chéng
fēng
xuě
tiān
chuāng
dēng
jiāo
lòu
wèi
shuí
cháng
zhěn
qīn
cán
jiǔ
xiāng

译文

在酒杯前不要谈论人生的纷扰之事。人生本就该在酒杯前一醉方休。金质的酒杯大如船盏(盛满酒)。此刻江城正笼罩在风雪之中。雕花窗前的灯影仿佛在独自低语。一整夜都听着雨打芭蕉的声音。玉漏的滴漏声为何如此漫长。枕边被衾还残留着酒的余香。

逐句剖析

"樽前休话人生事":在酒杯前不要谈论人生的纷扰之事。

"人生只合樽前醉":人生本就该在酒杯前一醉方休。

# 只合:只应。

"金盏大如船":金质的酒杯大如船盏(盛满酒)。

# 金盏:指酒杯。

"江城风雪天":此刻江城正笼罩在风雪之中。

"绮窗灯自语":雕花窗前的灯影仿佛在独自低语。

# 绮窗:雕花的窗子。

"一夜芭蕉雨":一整夜都听着雨打芭蕉的声音。

"玉漏为谁长":玉漏的滴漏声为何如此漫长。

# 玉漏:指更漏。

"枕衾残酒香":枕边被衾还残留着酒的余香。

# 衾:被子。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菩萨蛮·樽前休话人生事》为宋代舒亶所作所作的一首词。词中“金盏大如船”以醉眼视角写酒杯夸张如船,“江城风雪天”则实写江城风雪交加的酷寒景象。“绮窗灯自语,一夜芭蕉雨”借灯影摇曳、雨打芭蕉的声景,流露独处时的真切孤寂。“玉漏为谁长”的设问,道破时光难熬的煎熬,恰是对开篇“樽前休话人生事”的悄然否定——醉态之下,内心依旧清醒。结尾“枕衾残酒香”弥漫着对沉醉的眷恋,而“人生只合樽前醉”更藏着对现实的无奈否定,以及深埋心底的悲叹与绝望,只是这份苦楚,终究难以言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舒亶(1041-1103)字信道,号懒堂,慈溪(今属浙江)人。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上片“樽前休话人生事。人生只合樽前醉”直抒胸臆,将借酒避世的态度展露无遗;“金盏大如船”以夸张之笔写醉眼朦胧,“江城风雪天”则转而描绘冷峻现实,一虚一实,暗含对残酷世态的无奈;下片“绮窗灯自语,一夜芭蕉雨”借“灯影自语”的拟人化与“雨打芭蕉”的绵长声响,细腻烘托出独处时的孤寂与愁思;“玉漏为谁长”以设问之语,将时光难捱的煎熬具象化,打破了“樽前休话”的洒脱表象,暗示词人内心的清醒;“枕衾残酒香”萦绕着对沉醉的贪恋,而“人生只合樽前醉”则以放诞之辞,道尽对现实的否定与对自身命运的悲叹,那份绝望如暗流涌动,藏于心底,欲言又止。全词于醉态中见清醒,在洒脱下隐悲怆,极具艺术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陆文圭《宿迁道中遇雪》

下一篇:宋·韩琦《郡圃春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