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uì
yuè
liù

朝代:宋作者:白玉蟾浏览量:2
shān
chóu
méi
yān
huà
cuì
yuè
zuì
yǎn
yùn
shēng
hóng
chú
suì
róng
yǐng
jiǔ
shī
qíng
miǎo
kōng

译文

山像忧愁的眉毛,烟霞描画着翠绿,月像醉后的眼睛,光晕生出红色。幼鹤踏碎了芙蓉的影子,饮酒的思绪与作诗的情怀渺茫地伸向碧空。

逐句剖析

"山似愁眉烟画翠":山像忧愁的眉毛,烟霞描画着翠绿,

"月如醉眼晕生红":月像醉后的眼睛,光晕生出红色。

"鹤雏踏碎芙蓉影":幼鹤踏碎了芙蓉的影子,

"酒思诗情渺碧空":饮酒的思绪与作诗的情怀渺茫地伸向碧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对月(其六)》是宋代白玉蟾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月下山如愁眉、月似醉眼,鹤雏踏碎芙蓉影的景致,抒发了酒思诗情漫向碧空的感怀。首句以比喻写山,将山比作愁眉,以烟翠绘其色,赋予山朦胧美感;次句同样用比喻写月,把月比作醉眼,以晕红描其态,让月更富情态;后两句先写鹤雏踏碎芙蓉影的灵动场景,再转向抒情,写酒思诗情漫向碧空,由景入情自然流畅。全诗语言绮丽,将对月下景色的细致描摹与个人情思巧妙融合,尽显蕴藉之美,读来韵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山似愁眉烟画翠”,开篇以巧妙的比喻写山。将山比作“愁眉”,赋予山拟人化的情态,又以“烟画翠”描绘山间烟霭勾勒出的翠绿色泽,既写出了山的形态轮廓,又让山在烟色中显得朦胧柔美,仿佛一幅淡墨轻染的水墨画。“月如醉眼晕生红”,同样用比喻刻画月亮。把月比作“醉眼”,带着几分慵懒迷离的意味,“晕生红”则细致描摹出月亮周围泛起的红色光晕,让月色摆脱了清冷之感,多了几分温润朦胧的韵致,与上句的山景相呼应,共同营造出柔和的氛围。“鹤雏踏碎芙蓉影”,转而描写动态场景。幼小的鹤儿轻轻踏在水面,打碎了水中芙蓉(荷花)的倒影,“踏碎”一词让静谧的画面有了灵动的生机,鹤雏的活泼与芙蓉影的柔美相映成趣,为朦胧的月夜增添了几分生趣与鲜活。“酒思诗情渺碧空”,由景入情,收束全诗。眼前的月下美景勾起了诗人的酒意与诗情,这些情思像薄雾般弥漫开来,飘向辽阔的碧空,将个人的闲情逸致融入广阔的天地,让情感有了舒展的空间,余味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宋·无名氏《九张机》

下一篇:宋·周弼《真娘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