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条绿已密":夏天树木的枝条十分浓密绿意盎然,
# 夏条:夏天树木的枝条。条:枝条。
"朱萼缀明鲜":朱红的花朵点缀在上面显得明亮鲜美。
# 缀:点缀。,朱萼:红色的花朵。
"炎炎日正午":正当中午,炎炎烈日当空,
# 正午:正是中午。,炎炎:极热的样子。
"灼灼火俱燃":花朵灼灼,像火燃烧一样。
# 灼灼:鲜明光亮的样子。
"翻风适自乱":一阵风吹来,花叶都翻卷凌乱,
# 翻风:风吹来。
"照水复成妍":映照在水面上,十分鲜妍。
# 妍:美丽,美好。
"归视窗间字":我归来看见窗子上的字,
# 归:回来。
"荧煌满眼前":因为被花的艳光晃花了眼睛眼前一片闪烁。
# 荧煌:明亮夺目。
中唐时期山水田园派诗人
韦应物(735?~790?),唐代诗人。字义博,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韦氏世为三辅名族,天宝时,为玄宗侍卫。后为滁州、江州刺史及左司郎中,官至苏州刺史。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韦应物诗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山水田园诗,与陶渊明并称“陶韦”,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其各体皆擅长,但以五言古体成就最高。风格恬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白居易称其“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代表作品有《采玉行》《夏冰歌》《滁州西涧》等。有《韦苏州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咏物诗。整首诗色彩鲜明,诗意盈然,以细腻入微的笔触勾勒出夏日的绚烂景致。诗人巧妙地借助植物蓬勃的生长态势、缤纷的色彩层次以及变幻的光影效果,共同交织出一幅栩栩如生、跃然眼前的夏日画卷,令人仿佛身临其境,沉醉于这热烈而鲜活的季节之中。
2. 写作手法
动静结合:诗人首先以静态的笔触描绘了夏日的树木和花朵,“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展现了夏日景物的静态美。接着,诗人通过“翻风适自乱,照水复成妍”等诗句,描绘了植物枝叶在风中的动态变化以及在水中的倒影,为静态的画面增添了动感和生机。
3. 分段赏析
首联挥毫泼墨,以浓烈的色彩勾勒出夏日盛景的轮廓,树木葱茏,繁花似锦,尽显生机盎然。颔联笔触更进一层,细腻刻画了炎炎夏日的炽热氛围,烈日当空,万物仿佛被火舌舔舐,炽热难当。颈联中,原本井然有序的植物枝叶在风的轻抚下翻飞起舞,凌乱中不失为一种别样的美,为这静态的夏日画卷添上了一抹灵动的笔触,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尾联则巧妙地将视线从广袤的室外拉回到温馨的室内,形成了一种空间上的转换与对比。
上一篇:唐·李白《古风(其十)》
下一篇:唐·白居易《见紫薇花忆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