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普天之下。
# 天南地北:指代普天之下。
"问乾坤何处":请问这个世界什么地方,
"可容狂客":可以使我容身。
# 狂客:狂放不羁之人。此处为宋江自谦之词。
"借得山东烟水寨":暂栖身在水泊梁山,
# 山东烟水寨:指梁山泊。
"来买凤城春色":今日来观赏京城之春。
# 凤城:旧时京都的别称,谓帝王所居之城。
"翠袖围香":翠绿的衣袖散发着香气,
# 翠袖:青绿色衣袖,泛指女人的装束。
"鲛绡笼玉":红色的绡绢笼罩着洁白的肌肤,
# 玉:一作雪,比喻李师师洁白的肌肤。,鲛绡:红色绡绢。鲛,一作:绛。
"一笑千金值":真是一笑值千全。
# 一笑千金值:值得千金买一笑。
"神仙体态":美如仙女的体态,
# 神仙体态:意谓美如仙女。
"薄幸如何销得":与薄情人没有缘份。
# 销得:消受得了。,薄幸:薄情;负心。
"回想芦叶滩头":想那芦叶萧萧的滩头,
# 芦叶滩头:指梁山水泊。
"蓼花汀畔":开满蓼花的岸边,
# 蓼花汀畔:指梁山水泊。
"皓月空凝碧":纵然有月色如水如银。
"六六雁行连八九":鱼在水中雁飞天上,
# 六六:六六三十六,暗指天罡星数,八九七十二,暗指地煞星数。
"只待金鸡消息":只盼金鸡报晓的佳音。
# 金鸡消息:古时大赦时,所举行的一种仪式,即竖长杆,顶立金鸡,然后集中罪犯,击鼓,宣读赦令。指皇帝下赦令招安的消息。
"义胆包天":虽有包天的义胆,
"忠肝盖地":盖地的忠肝,
"四海无人识":有谁能理解我的心。
# 四海:泛指大下。
"闲愁万种":满怀的离愁千万种,
"醉乡一夜头白":醉乡里一夜霜染双鬓。
# 醉乡:喝醉酒时神志迷离的状态。
元末明初小说家,《水浒传》的作者
施耐庵(1296?~1370?),元末明初小说家。名子安,字彦端,又字肇端,别号耐庵,兴化(今江苏式华县)人。曾于元末动乱中迁居浙江,乱平后又回归故里,拒绝张士诚之聘。施耐庵创作的《水浒传》是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其书风格独特,人物形象鲜明,语言通俗,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咏史词。介绍了梁山泊的忠义之士对招安的渴望,描绘了李师师的绝世风华,体现了宋江对忠奸不辨的愤懑,营造了悲怆苍凉的意境,表达了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沉哀叹。
2. 写作手法
白描:“曾为世道不容,落得无处安身”“投奔梁山为寨主”等句以直白语言交代经历,未作过多渲染,却暗含对“官逼民反”的控诉;“今至东京观灯景”看似闲笔,实则为后文“打通关系”的政治行动做铺垫,叙事简洁而目的明确。象征:“色沉雁杳”中,“雁杳”象征朝廷招安音讯断绝,既呼应江湖的孤寂,又暗示梁山对正统身份的渴望;“白发”意象则以岁月流逝具象化理想破灭的焦灼,强化“忠义难申”的悲剧感。
3. 分段赏析
该词上片前四句以沉郁笔触自叙人生轨迹:“曾为世道不容,落得无处安身”的困境,暗合宋江“刺配江州”的坎坷过往;“投奔梁山为寨主”的转折,以“寨主”身份点明其江湖地位;“今至东京观灯景”的叙事,则将场景自然切入元宵夜的京城繁华。此段以白描手法勾勒人生沉浮,既为后文“招安”诉求埋下伏笔,亦借“观灯”名义掩饰政治目的。接着五句转向李师师,倾诉倾慕之情:“翠袖围香,绛绡笼雪”,写她衣袖盈香、肌肤胜雪,如此佳丽,须掷千金方博一笑,寻常薄幸男子实难消受。下片以“粱山水泊寂寞怀”破题,“色沉雁杳”用“雁杳”(雁群消失)喻指朝廷招安音讯渺茫,“日夜盼降旨”的重复叙事,强化期盼的焦灼感。此段将江湖草莽的“寂寞”与对正统认可的渴望交织,“寂寞”既是地理上的水泊隔绝,亦是政治身份的不被认同。结尾五句以血泪笔墨直抒胸臆:“忠义之心无人解”的呐喊,道破梁山“替天行道”却被视为草寇的委屈;“借酒浇愁愁白头”的细节,以白发意象具象化岁月催迫与理想难酬的悲怆。而“冒险观灯”的真实意图,通过“打通关系”“让徽宗体察忠肝义胆”的直白表述,将隐秘的政治诉求和盘托出——借李师师接近皇权中心,实为梁山从“草莽”转向“正统”的策略性布局,“招安”二字在此成为连接江湖与朝堂的核心枢纽。
4. 作品点评
《念奴娇天南地北》是《水浒传》第七十二回中,宋江赠给李师师的一首词,这首词表达了宋江对李师师的赞美之情,披露了宋江投奔梁山只是暂时栖身,最终将投降朝廷的用心。
# 该词污秽不堪,“尽诉胸中郁结”,词中表现了宋江竭尽对李师师的肉麻吹捧,真是肮胜透顶,丑态百出。
现代学者熊立扬《〈水浒〉宣扬宋江投降主义的诗词选批》
上一篇:元·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下一篇:元·周德清《塞鸿秋·浔阳即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