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
·
dōng

朝代:元作者:关汉卿浏览量:2
xuě
fēn
fēn
yǎn
chóng
mén
yóu
rén
duàn
hún
shòu
sǔn
jiāng
méi
yùn
shì
qīng
jiāng
jiāng
shàng
cūn
xiāng
guī
lěng
luò
shuí
chǒu
wèn
hǎo
qiáo
cuì
de
píng
lán
rén

译文

大雪纷飞,掩蔽重门,不由得人不断魂,消瘦憔悴得有如江梅而失去往日之风韵。抬眼望去,哪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来理睬与慰问?好一个面容憔悴翘首远望的凭栏人!

逐句剖析

"雪纷纷":大雪纷飞,

"掩重门":掩蔽重门,

"不由人不断魂":不由得人不断魂,

# 断魂:形容人极度悲伤。

"瘦损江梅韵":消瘦憔悴得有如江梅而失去往日之风韵。

# 瘦损江梅韵:瘦损了如梅妃那样的风韵。江梅:唐玄宗的妃子梅妃。她本姓江,因爱梅,玄宗赐名梅妃。韵:风韵。

"那里是清江江上村":抬眼望去,哪里是清江江上村,

# 那里是清江江上村:此句是写思妇遥望远处的景象。那里:即哪里。

"香闺里冷落谁瞅问":香闺里冷落谁来理睬与慰问?

"好一个憔悴的凭栏人":好一个面容憔悴翘首远望的凭栏人!

# 好一个憔悴的凭栏人:意谓思妇在大雪纷飞中倚着楼栏,面容憔悴地翘望远人的归来。凭栏,即凭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大德歌·冬》是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所作的一首元曲小令,以代言体形式,生动展现闺中女子的情感世界。全篇大部分笔墨聚焦于女子视角,细腻描摹她独守空闺、苦盼远人却归期无望的悲戚心境。结尾处笔锋一转,以旁观者立场抒发对思妇的深切同情与由衷赞赏,于细微处彰显其对待爱情的坚贞执着与坚毅品格。作品巧妙运用矛盾对立的创作手法,先铺陈压抑愁绪,后扬显情感张力,于跌宕起伏间尽显艺术匠心,读来令人动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杂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

关汉卿(1230?~1300?),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又有祁州(今河北安国)人、解州(今山西运城市西南解州镇)人诸说。约生于金末,卒于元。关汉卿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其戏曲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方面地揭示了金元时代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塑造了窦娥、赵盼儿、王瑞兰等多种典型的妇女形象。剧作大多结构完整,情节生动,曲词本色而精练。所作杂剧今知有六十余种,现存《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等十多种,《哭香囊》《春衫记》《孟良盗骨》三种仅存残曲。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大德歌·冬》被收录于《阳春白雪》前集卷四。郑振铎、胡适等多位学者考证,“大德歌”曲牌为关汉卿在元成宗时期所创,“大德”作为元成宗的第二个年号,由此推断此曲创作时间应在1297-1307年之间。关汉卿以“大德歌”为曲牌共创作十首小令,其中《春》《夏》《秋》《冬》四首相互呼应,构成别具一格的组曲,以四季更迭为脉络,展现独特的艺术构思与创作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闺怨曲。描绘了冬日雪花纷纷扬扬,重重门户被雪掩盖的场景。闺中女子看到此景,不禁黯然断魂,因思念而身形消瘦,恰似江梅失去往日风韵。她所在的清江边上的村庄,香闺中一片冷落,无人关心询问。最后展现出她憔悴地倚靠在栏杆上的模样。表达了闺中女子在冬日里,因孤独寂寞和对远方人的思念而产生的哀怨之情。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雪纷纷,掩重门”,描绘出冬日大雪纷飞,重门被掩的景象,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烘托出闺中女子内心的孤独与哀怨,以景衬情,使情感表达更为含蓄且深沉。

3. 分段赏析

这支小令,大半篇幅映射闺中少妇的绝望心境。起笔“雪纷纷,掩重门”,点明隆冬时节,大雪纷飞阻断交通,远行之人归期难卜,少妇的思念瞬间被扯碎。此时情到深处,无需含蓄,第三句接着直抒胸臆,“不由人不断魂”,将惨痛心绪和盘托出。第四句“瘦损江梅韵”,借梅妃典故类比,思妇因念远夫,身形渐瘦、风姿不再。第五句“清江江上村”,化用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词句意境,深化少妇孤寂悲苦。第六句“香闺里冷落谁瞅问”,则是她在冷清中,无奈吐出的凄凉慨叹。小令的点睛之笔,当属末尾“好一个憔悴的凭阑人”。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户户紧闭重门,她却冒雪凭栏,遥望远方归人。漫天风雪里,唯有她依栏凝思,思念之情深沉到严冬都无法阻隔。“好”字语义双关,用得极妙,既似修饰“憔悴”,作“很”“太”之意,饱含作者深切同情;又暗含赞赏,凸显少妇对爱情的执着与性格的坚强。此句一扫前文绝望氛围,让全篇消沉之气为之一振,尽显小令精妙。

4. 作品点评

在结构布局上,该曲匠心独运地运用前后矛盾对立的手法。开篇便以浓墨重彩刻画少妇的绝望心绪,随着笔触层层渲染,情感浓度不断攀升,将人物心境推至绝望深渊。然而笔锋陡然一转,末句打破前文的压抑氛围,形成强烈的反差。这种先抑后扬的创作方式,使作品在跌宕起伏间产生戏剧性张力,赋予其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瘦损江梅韵”一句有多重含义。字面上是说女主人因相思而消瘦憔悴,如同江畔之梅花。江梅系梅树的一种,因多野生在江边,故名。梅花冬日开放,其时枝头无叶,地上无草,花朵点缀于枯枝间,尤显孤单。以此景形容闺中人非常贴切。而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很早就有折梅寄人的典故。更进一步说,江梅还让人联想起一个名叫江采萍的女子,即唐玄宗曾经异常宠爱的梅妃。

齐鲁师范学院教授李雁、吴冰沁《元散曲经典品读》

# 和《春》、《夏》、《秋》三曲一样,小令仍是写闺妇思夫。“那里是清江江上村”化用“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辛弃疾《菩萨蛮》之意,表达少妇孤独凄淸的心境)。此曲以冬景衬思情,以雪寒写人心之寒,情与景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心理刻画颇为细腻,思妇对雪生愁,因愁而瘦,继而生怨的心理活动表达得曲折委婉。

信阳师范学院教授王忠阁《元曲大辞典》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张养浩《雁儿落兼得胜令》

下一篇:元·王冕《日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