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ǔ
méi
huā
yǒng

朝代:元作者:明本浏览量:2
zuó
西
fēng
chuī
zhé
qiān
lín
shāo
kǒu
xiǎo
tǐng
gǔn
shā
tān
āo
qiáo
méi
hán
jiǎo
shū
yǐng
héng
xié
àn
shàng
shū
chuāng
qiāo
bàn
bàn
huó
bèi
lěi
kāi
wèi
kāi
shù
diǎn
hán
xiāng
bāo
zòng
shǐ
使
huà
gōng
miào
suō
shǒu
ài
qīng
xiāng
xīn
shī
cháo

译文

昨天夜里西风吹折了千万棵树的树梢,渡口的小船滚进了沙滩的凹处。野桥边的古梅独自卧在寒冷屋角,稀疏的影子横斜着暗暗地敲打着书窗。半枯半活的有几个檿树的花蕾,将要开放还未开放的几点含着香气的花苞。纵使画工技艺奇妙也会缩手,我爱这清香所以把新诗来吟咏。

逐句剖析

"昨夜西风吹折千林梢":昨天夜里西风吹折了千万棵树的树梢,

# 梢:树梢。

"渡口小艇滚入沙滩坳":渡口的小船滚进了沙滩的凹处。

# 坳:低凹的地方。,小艇:轻便小船。

"野桥古梅独卧寒屋角":野桥边的古梅独自卧在寒冷屋角,

"疏影横斜暗上书窗敲":稀疏的影子横斜着暗暗地敲打着书窗。

# 疏影横斜:出自宋林逋《山园小梅》之一有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疏影乃谓物影稀疏。

"半枯半活几个擫蓓蕾":半枯半活的有几个檿树的花蕾,

# 蓓蕾:花苞,含苞未放的花。,擫:以指按捺。

"欲开未开数点含香苞":将要开放还未开放的几点含着香气的花苞。

"纵使画工奇妙也缩手":纵使画工技艺奇妙也会缩手,

"我爱清香故把新诗嘲":我爱这清香所以把新诗来吟咏。

# 嘲:本意为调笑,此处作歌咏、吟咏解。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九字梅花咏》是元代禅宗与净土宗高僧明本所作的一首诗。诗中以细腻笔触,勾勒出寒梅在西风中傲然挺立、含苞待放之态。借梅喻人,意在告诫众人,无论身处何境,都应坚守自身节操,始终保持本真性情。前四句描绘昨夜西风肆虐,渡口萧索,野桥寒屋角古梅独卧,疏影映窗,营造独特氛围;后四句刻画梅半枯半活、含香待放,赞其美,言爱清香而吟诗。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代诗僧

明本(1263~1323),元代诗僧。又称释明本,俗姓孙,号中峰,新城(浙江杭州)人。明本出家于吴山圣水寺,后往天目山,依高峰禅师,在师子院精研佛理。元贞大德年间,遍游大江南北,结庵于湖州弁山及雁荡山。延祐五年,仁宗赐“佛慈圆照广慧禅师”号,命将明本所主师子院更名为“师子正宗禅寺”。至治三年圆寂,谥智觉。其颇富诗名,与文坛名流赵孟𫖯、冯子振、贯云石等人交往甚密。著有《梅花百咏》《天目中峰和尚广录》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也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在昨夜西风劲吹,千林梢折、小艇滚入沙滩坳的恶劣环境下,野桥边寒屋角的古梅独卧的画面。体现了古梅半枯半活却蕴含生机,几个檿蓓蕾欲开未开,含香待放的生动姿态,营造出一种在萧索中孕育希望的氛围。

2. 分段赏析

诗的开篇,“昨夜西风吹折千林梢,渡口小艇滚入沙滩坳”,诗人以宏大且略带萧瑟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狂风肆虐的画面。西风凌厉,吹折千林树梢,渡口的小艇也被无情地卷入沙滩坳。这两句看似未着梅花一字,实则为梅花的出场渲染了极端恶劣的环境,有力地衬托出梅花所处环境的艰难,为下文凸显梅花的坚韧作铺垫。“野桥古梅独卧寒屋角,疏影横斜暗上书窗敲”,镜头一转,聚焦到野桥边寒屋角的古梅。一个“独卧”,赋予梅花以孤独却又傲然的姿态,它遗世独立,在这萧索的环境中坚守。“疏影横斜”巧妙化用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之句,展现梅花枝干横斜、错落有致的美感。而“暗上书窗敲”更是神来之笔,将梅花的影子拟人化,仿佛它在悄无声息中轻轻敲打书窗,为这寒冷寂静的场景增添了几分灵动与俏皮,从侧面烘托出梅花的清幽与魅力,让人不禁联想到屋内之人或许正沉醉于这梅花带来的诗意之中。诗的后四句,“半枯半活几个檿蓓蕾,欲开未开数点含香苞”,诗人将视角拉近,细致入微地刻画梅花的状态。梅树呈现出半枯半活之态,在历经西风的磨难后,却依然顽强地孕育着生命,几个檿蓓蕾点缀其上,欲开未开的花苞蕴含着缕缕清香,生动地展现出梅花顽强的生命力与含蓄内敛的韵味。这种欲说还休、含苞待放的姿态,不仅体现了梅花的娇羞之美,更象征着一种内敛而坚韧的品质,等待着在合适的时机绽放芳华。“纵使画工奇妙也缩手,我爱清香故把新诗嘲”,诗人在此直接抒情,以画工面对梅花奇妙姿态也自叹弗如、无从下笔,从侧面烘托出梅花之美难以用画笔描绘,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独特魅力。“我爱清香”则直抒胸臆,表明自己对梅花清香的深深喜爱之情。“故把新诗嘲”的“嘲”字,并非嘲讽之意,而是一种以诗相赞、以诗咏叹的诙谐表达,体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极度赞赏与陶醉其中的心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乔吉《水仙子》

下一篇:元·王处一《踏云行·一得冲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