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ún
sàn

朝代:唐作者:韦庄浏览量:1
yún
sàn
tiān
biān
luò
zhào
guān
guān
chūn
shù
niǎo
shēng
duō
liú
líng
shì
wéi
shěn
zuì
níng
shāng
shí
hào
hèn
suì
huá
tiān
jiǎo
jìng
gèng
bēi
rén
shì
zhú
tuí
qīng
yún
yǒu
yuān
hóng
鸿
dài
shuō
shān
hǎo
luó

译文

云朵散去,天边的晚霞与落日余晖相融合,春天的树林里,鸟儿关关鸣叫,声音繁多。刘伶逃避世事,只愿深深沉醉,甯戚感伤时事也放声高歌。已遗憾岁月在明镜增添白发,更悲痛人事如颓波般流逝。青云之上自有鹓鸿般机遇等待,不要说别的山上薜萝美好。

逐句剖析

"云散天边落照和":云朵散去,天边的晚霞与落日余晖相融合,

"关关春树鸟声多":春天的树林里,鸟儿关关鸣叫,声音繁多。

# 关关:鸟和鸣声。

"刘伶避世唯沈醉":刘伶逃避世事,只愿深深沉醉,

"宁戚伤时亦浩歌":甯戚感伤时事也放声高歌。

# 宁:一作甯。

"已恨岁华添皎镜":已遗憾岁月在明镜增添白发,

# 皎镜:犹明镜。

"更悲人事逐颓波":更悲痛人事如颓波般流逝。

# 颓波:喻衰颓的趋势。

"青云自有鹓鸿待":青云之上自有鹓鸿般机遇等待,

# 鹓鸿:喻朝官班列。

"莫说他山好薜萝":不要说别的山上薜萝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云散》为唐代诗人韦庄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属于感怀题材。诗人由云散日落、春树鸟鸣之景,联想到刘伶、甯戚的典故,进而感叹时光使自己容颜老去,人事如颓波般变迁。最后以青云自有贤才相待,劝勉自己莫恋他山,表达了对自身命运的感怀与思索。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末五代诗人,花间派重要词人

韦庄(836?~910),唐末至五代前蜀诗人、词人。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后时宰相韦待价之后、诗人韦应物四世孙。乾宁进士,后又在朝任左、右补阙等职。后期为仕蜀时期,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韦庄是花间派中成就较高的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其词多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注重于作者感情的抒发,善用清新流畅的白描笔调,表达真挚深沉的感情。诗多忧时伤乱之作,以近体诗见长,清词丽句,情致婉曲。其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另有代表词作《菩萨蛮》《浣溪沙》。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云散》疑创作于景福元年(892年)诗人春游江西之际。薄暮时分,诗人见天边云散,思绪如潮,浮想联翩。他先是思索古人于乱世中的安身立命之法,又念及他们排遣失意哀愁的种种情形。触景生情之下,年华迟暮的喟叹与伤时忧世的悲慨,一并涌上心头。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云散》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感怀诗。描绘了云散日落、春树鸟鸣之景,通过刘伶、甯戚的典故,体现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奈,表达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怀。

2. 分段赏析

​​“云散天边落照和,关关春树鸟声多”​​这两句描绘了傍晚时分的自然景象。云朵散去,天边的晚霞与落日余晖相融合,春天的树林里,鸟儿关关鸣叫,声音繁多。诗人通过“云散”“落照”“春树”“鸟声”等词语,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刘伶避世唯沈醉,宁戚伤时亦浩歌”​​这两句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刘伶逃避世事,只愿深深沉醉;甯戚感伤时世,也只能放声浩歌。诗人通过“刘伶”“甯戚”这两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表现了自己对现实的无奈和对人生的感慨,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内涵。​​“已恨岁华添皎镜,更悲人事逐颓波”​​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已经悔恨岁月增添,如同明亮的镜子(指容颜变老),更加悲伤人事随着颓败的水波(指世事无常)。诗人通过“岁华”“皎镜”“人事”“颓波”等词语,抒发了对年华老去和世事变迁的深切感受,情感深沉而真挚。​​“青云自有鹓鸿待,莫说他山好薜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对现实的超脱。青云之上自然有鹓鸿等待,不要说别的山上薜萝美好。诗人通过“青云”“鹓鸿”“他山”“薜萝”等词语,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鼓励自己和他人不要放弃希望,要有追求美好未来的勇气和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胡曾《咏史诗·居延》

下一篇:唐·杜牧《西江怀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