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iū
zǎo
xíng

朝代:唐作者:韦庄浏览量:1
shàng
xiāo
xiāo
jīn
xiù
liáng
chuān
穿
shǔ
rào
gōng
qiáng
bàn
shān
cán
yuè
huá
lěng
àn
fēng
lián
è
xiāng
yān
wài
驿
lóu
hóng
yǐn
yǐn
zhǔ
biān
yún
shù
àn
cāng
cāng
xíng
rén
shì
xīn
huǒ
zǒu
fēi
jué
cháng

译文

清晨上马,风声萧萧,襟袖间透着阵阵凉意,我沿着小路前行,路旁是禾黍,环绕着宫墙。半山腰还挂着一弯残月,露水透着寒意,河岸边野风吹来,带着莲花的香气。烟雾缭绕之外,驿楼隐隐呈现出红色,水中小洲边的云树,颜色显得灰暗苍茫。赶路的行人心里急切如焚,在这种状态下,时光如白驹过隙,也不觉得漫长。

逐句剖析

"上马萧萧襟袖凉":清晨上马,风声萧萧,襟袖间透着阵阵凉意,

# 萧萧:马鸣声。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上马:《全唐诗》注:“一作‘马上’。”

"路穿禾黍绕宫墙":我沿着小路前行,路旁是禾黍,环绕着宫墙。

"半山残月露华冷":半山腰还挂着一弯残月,露水透着寒意,

"一岸野风莲萼香":河岸边野风吹来,带着莲花的香气。

# 一岸:一作“一片”。

"烟外驿楼红隐隐":烟雾缭绕之外,驿楼隐隐呈现出红色,

# 驿楼:驿馆。韩《驿楼》:“三更犹凭阑干月,泪满关山孤驿楼。”

"渚边云树暗苍苍":水中小洲边的云树,颜色显得灰暗苍茫。

# 云树:一作“宫树”。

"行人自是心如火":赶路的行人心里急切如焚,

"兔走乌飞不觉长":在这种状态下,时光如白驹过隙,也不觉得漫长。

# 兔走乌飞:兔、乌:喻日月。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秋日早行》是唐代诗人韦庄创作的一首律诗。这首诗作于咸通三年(862)秋别鄠杜游潇湘前后。全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秋日清晨赶路的所见之景,前六句营造出清幽、静谧的氛围,后两句揭示出旅人内心如火的急切心情。诗人善用写景来烘托情绪,展现了高超的意境创设能力,体现了韦庄诗歌工于描绘、情感真挚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末五代诗人,花间派重要词人

韦庄(836?~910),唐末至五代前蜀诗人、词人。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武后时宰相韦待价之后、诗人韦应物四世孙。乾宁进士,后又在朝任左、右补阙等职。后期为仕蜀时期,官至吏部侍郎兼平章事。韦庄是花间派中成就较高的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其词多写闺情离愁和游乐生活,注重于作者感情的抒发,善用清新流畅的白描笔调,表达真挚深沉的感情。诗多忧时伤乱之作,以近体诗见长,清词丽句,情致婉曲。其长篇叙事诗《秦妇吟》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另有代表词作《菩萨蛮》《浣溪沙》。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全诗多处写景,如“半山残月”“一岸野风莲萼香”等,将秋日清晨的景色与行人的心境相融合,借景烘托出旅人的急切心情。

2. 分段赏析

前四句“上马萧萧襟袖凉,路穿禾黍绕宫墙。半山残月露华冷,一岸野风莲萼香”通过描写上马时的凉意、路旁的禾黍、半山的残月、清冷的露水、野风里的莲香等景象,从触觉、视觉、嗅觉等角度,细腻地描绘出秋日清晨的清幽与静谧,同时也为后文写行人的心情做铺垫。:后四句“烟外驿楼红隐隐,渚边云树暗苍苍。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乌飞不觉长”中,先以远景的驿楼和云树进一步渲染氛围,“行人自是心如火”直接点明行人内心的急切,“兔走乌飞不觉长”则强调因心情急切而对时间的感受不同,使情感表达更为强烈。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荀鹤《感春》

下一篇:唐·徐夤《白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