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西
jiāng
huái
怀

朝代:唐作者:杜牧浏览量:1
shàng
tūn
hàn
kòng
xiāo
xiāng
lián
shān
jìng
jìng
guāng
wèi
fèng
náng
zhēn
jiān
tóu
chuí
gèng
huāng
táng
qiān
qiū
diào
míng
yuè
wàn
shā
ōu
nòng
yáng
fàn
qīng
chén
hǎo
fēng
wéi
shǔ
wǎng
lái
shāng

译文

长江上连巴蜀汉中,下接潇湘吴越,汹涌时惊涛拍岸,叠浪如山,平静时水光接天,明如平镜。曹操缝囊填江就像一出闹剧,苻坚投鞭断流更是无知与荒唐。江上渔歌阵阵,明月东升,沙鸥嬉戏翻飞,夕阳西下,又何尝因为这些狂人而改变半分。范蠡,如今又何在呢?还不是一抔黄土、化为清尘,江上的好风依然在吹,却都付与了往来江上的商人。

逐句剖析

"上吞巴汉控潇湘":长江上连巴蜀汉中,下接潇湘吴越,

"怒似连山静镜光":汹涌时惊涛拍岸,叠浪如山,平静时水光接天,明如平镜。

"魏帝缝囊真戏剧":曹操缝囊填江就像一出闹剧,

# 魏帝缝囊:三国时,魏方以沙囊填塞长江并借以南侵孙吴。魏帝:即曹操。

"苻坚投棰更荒唐":苻坚投鞭断流更是无知与荒唐。

# 苻坚投棰:秦王苻坚企图征服南方的东晋王朝。可是,许多大臣都认为进攻东晋的时机还不成熟。苻坚傲慢地笑道:“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苻坚不听劝告,进攻东晋,结果在淝水之战中被晋军彻底打败了。

"千秋钓舸歌明月":江上渔歌阵阵,明月东升,

# 舸:自注:一作艇。

"万里沙鸥弄夕阳":沙鸥嬉戏翻飞,夕阳西下,又何尝因为这些狂人而改变半分。

"范蠡清尘何寂寞":范蠡,如今又何在呢?

# 何:何其。

"好风唯属往来商":还不是一抔黄土、化为清尘,江上的好风依然在吹,却都付与了往来江上的商人。

# 属:付与。,唯:只有。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西江怀古》由唐代诗人杜牧创作。诗以怀古咏史为主题,首联描绘长江雄浑多变之貌,颔联借曹操、苻坚典故,调笑其失败,颈联展现长江两岸宁静,尾联提及范蠡抒发世事感慨。写作手法上,以景衬情、用典。全诗先绘景,后借史事,以长江的永恒反衬人类渺小,沉郁蕴藉,尽显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杜牧(803~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又称“杜樊川”。大和进士,官终中书舍人。杜牧的诗文,多指陈讽谕时政。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诗作风格独特,既风华流美而又俊爽疏朗,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文以《阿房宫赋》最为著名。代表作品有《清明》《山行》《题乌江亭》《泊秦淮》等。著有《樊川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怀古咏史诗。描绘了长江的雄伟壮阔,借曹操、苻坚、范蠡等历史人物的事迹,体现了历史的兴衰无常,表达了诗人对人类在宇宙和历史中渺小地位的感慨,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怅惘之情。

2. 写作手法

用典:“魏帝缝囊真戏剧,苻坚投箠更荒唐”,运用曹操欲以布囊盛沙塞断长江、苻坚自称投鞭可断流的典故,借古讽今,批判历史人物的狂妄,也暗示世事无常。反衬:“千秋钓艇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以江上渔歌、沙鸥、明月、夕阳等自然景象的永恒,反衬人类英雄智者的渺小与短暂,突出历史变迁中人类的微不足道。对比:将曹操、苻坚的狂妄与最终的失败对比,以及他们的兴衰与长江的永恒不变对比,强化了历史兴衰之感与人生渺小的表达。

3. 分段赏析

首联“上吞巴汉控潇湘,怒似连山净镜光”,诗人以生动笔触描绘长江的磅礴气势,它上连巴汉,下控潇湘,时而汹涌如连山,时而平静似明镜,展现出自然的雄浑壮阔。颔联“魏帝缝囊真戏剧,苻坚投箠更荒唐”,杜牧借用曹操、苻坚的典故,对他们的狂妄行为进行调侃,即便曾有称霸之心,最终也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笑谈,凸显历史的无情。颈联“千秋钓艇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画风一转,描绘出长江边渔人在明月下唱歌、沙鸥在夕阳中嬉戏的宁静画面,以自然的永恒宁静,反衬人类活动的短暂与渺小。尾联“范蠡清尘何寂寞,好风唯属往来商”,提及范蠡,曾经辉煌的他如今也已化为尘土,只留下寂寞,而江上的好风如今只属于往来商人,进一步抒发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强化了历史兴衰和人生无常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韦庄《云散》

下一篇:唐·韩愈《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