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旋沽":刚打来的美酒,
# 旋沽:现买。旋,刚刚。沽,买酒。
"鱼新买":新买来的鲜鱼,
"满眼云山画图开":映入眼帘的云山像一幅美丽的画轴徐徐展开。
# 云山:古代常用作隐士居处的代称。
"清风明月还诗债":伴着清风明月,正可偿还诗债。
# 诗债:谓他人索诗或要求和作,未及酬答,或自己因情景触动,想写诗而未来得及写,如同欠了债一样。
"本是个懒散人":我本是个懒散的人,
"又无甚经济才":又无经世济民的本领,
# 经济才:指经邦济世、治国安民的才能。唐杜甫《上水遣怀》:“古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
"归去来":正适宜归隐田园。
“元曲四大家”之一
马致远(1251?~1321?),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曾任江浙行省官吏。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其戏曲创作以格调飘洒脱俗,语言典雅清丽著称。杂剧或写历史兴亡之爱国主题,或写士人怀才不遇之穷愁困顿,多数则写隐居乐道、神仙道化,以寄孤愤。散曲多写景纪行、叹世归隐之作。风格皆豪放清逸。马致远终生致力于剧曲创作,所作杂剧今存《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任风子》《陈抟高卧》《青衫泪》及与人合写的《黄粱梦》七种,其中《汉宫秋》最为著名。散曲有辑本 《东篱乐府》。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抒写隐逸志趣的小令。全曲语言清新自然,以简练笔墨勾勒出隐逸生活的闲适图景。诗人通过“酒”“鱼”“云山”等意象,展现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并以“懒散人”“无经济才”的自我解嘲,表达对功名利禄的疏离与对田园归隐的坚定选择。
2. 写作手法
白描:“酒旋沽,鱼新买”以简洁直白的语言勾勒出买酒、烹鱼的日常生活场景,不加修饰,却生动传神,体现诗人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用典:“归去来”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典故,东晋诗人陶渊明因厌倦官场,辞去彭泽县令,归隐田园,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志,表达“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马致远在此借陶渊明之典,既暗含对官场名利的疏离,又表明自己甘愿回归田园、追求闲适人生的态度。
3. 分段赏析
“酒旋沽,鱼新买”:描绘了作者归隐后的简单生活,酒是现打的,鱼是新买的,字里行间透露出惬意自得。“满眼云山画图开”:作者对生活环境作了全景式的描绘,概括地写出了云山之美,置身于这云山环绕、美不胜收的图画之中,自然是乐而忘忧。“清风明月还诗债”:李白《襄阳歌》称“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苏轼《赤壁赋》也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作者此时诗情饱满,文思泉涌,趁着清风明月带来的诗意,将之前所辜负的美景,付于笔端,一挥而就。“本是个懒散人,又无甚经济才”:此句照应这组散曲的首曲中的“绿鬓衰,朱颜改,羞把尘容画麟台”。汉宣帝曾将功臣霍光等十一人绘图于麒麟阁上,这是封建社会士人们认为最高的褒荣之一,但作者却对此心灰意冷,说自己很懒散,没有经世济民、治理国家的才能。其实,作者满腹才华只是无处得以施展。表面上看是自谦、自嘲,其实是反语和讽刺。“归去来”:以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为典故,表达了作者归隐的决心。
4. 作品点评
《四块玉·酒旋沽》以质朴自然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闲适的归隐生活画卷,展现了马致远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功名的淡泊。全曲情景交融,既描绘了清风明月的自然之美,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自在。其语言平实而富有韵味,寥寥数语便将归隐生活的惬意与诗人内心的豁达展现得淋漓尽致。
# 此曲写归隐的愉悦,亦深含愤懑。前四句写诗酒自娱的生活情趣,其曲辞与前代诗人心灵感应,李白《襄阳歌》中曾说:“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五、六两句是自谦,也是反语,足见其志不得伸,满腹牢骚。
不详四川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邓元煊《元曲:彩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