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情
"】":】
"天涯自他为去客":从他去往天涯成为远客,
"黄犬信音乖":连黄犬传信的音信都断绝了。
"日日凌波袜冷":每日里穿着轻盈的绣袜站在冷地上,
"湿透青苔":青苔被沾湿。
"向东风不倚朱扉":对着东风不愿倚着红门,
"傍斜阳也立闲阶":傍着夕阳也独自站在空阶。
"扑通地石沉大海":消息像石头沉入大海般杳无音信,
"人更在青山外":他更在遥远的青山之外。
"倦题宫叶字":厌倦在宫叶上题写相思字,
"羞见海棠开":羞于看见海棠盛开(怕触景伤情)。
"【":【幺
"】":】
"春光有钱容易买":春天的景致有钱容易买到,
"秋景最伤杯":秋天的景色最让人对着酒杯伤感。
"他便似无根蓬草":他就像没有根的蓬草,
"任飘零不厌尘埃":任凭漂泊也不嫌弃尘埃。
"假饶是线断风笋":即便像断线的风筝,
"落谁家也要个明白":落到谁家也该让人知道下落。
"近来自知浮世窄":近来自己知道尘世短促,
"少负他惹多苦债":年少时辜负了他,如今惹下许多苦情债。
"别离期限数":每日计算离别的时日,
"占卜卦钱排":用卦钱占卜他的归期。
"【":【金菊香
"】":】
"敢投了招婿相公宅":莫非他投靠了招女婿的官宦人家,
"多就了除名烟月牌":多半是从风月场的名册中除了名。
"迷留没乱处猜":心神不宁地四处猜测。
"柳叶眉儿好":我眉如柳叶美好,
"等你过章台":等着你经过章台路(来相见)。
"【":【浪来里
"】":】
"更漏永":更漏悠长,
"怎地挨":如何熬过?
"砧声才住角声哀":捣衣声刚停,号角声又哀伤响起。
"有灯光恨杀无月色":有灯光却痛恨无月色,
"是何相待":这是何等的相待?
"姮娥影占了看书斋":嫦娥的影子占据了看书的书斋。
"【":【尾
"】":】
"听夜雨无情":听那无情的夜雨,
"哨纱窗紧慢有三千解":风吹纱窗发出或紧或慢的多种声响。
"韵欺蛩入耳":雨声的韵律盖过蟋蟀声传入耳中,
"点共泪盈腮":雨点儿和泪水一起沾满腮边。
"疏竹响":稀疏的竹子发出声响,
"晚风筛":晚风像筛子般吹过。
"刬地将芭蕉叶儿摆":平白无故地把芭蕉叶吹得摆动。
"意中人何在":心上人在哪里?
"猛随风雨上心来":思念猛然随着风雨涌上心头!
“元曲四大家”之一
马致远(1251?~1321?),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曾任江浙行省官吏。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其戏曲创作以格调飘洒脱俗,语言典雅清丽著称。杂剧或写历史兴亡之爱国主题,或写士人怀才不遇之穷愁困顿,多数则写隐居乐道、神仙道化,以寄孤愤。散曲多写景纪行、叹世归隐之作。风格皆豪放清逸。马致远终生致力于剧曲创作,所作杂剧今存《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任风子》《陈抟高卧》《青衫泪》及与人合写的《黄粱梦》七种,其中《汉宫秋》最为著名。散曲有辑本 《东篱乐府》。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闺怨的元散曲。散曲以女子视角,借“天涯自他为去客”“倦题宫叶字”等意象铺陈离愁,用“夜雨无情”“疏竹响”等景物呼应“意中人何在”的情思,还以声韵摹写强化秋夜凄凉,刻画出别离之苦与深切思念。
2. 写作手法
铺陈:将蕴含特定情感的意象有序排列,以集中传递情感或构建意境的手法,使表达更细腻、感染力更强。作者在散曲中运用此手法,以女子视角为线索,“天涯自他为去客”(写爱人漂泊)、“倦题宫叶字”(写自身慵懒)等意象,将女子的思念与孤独融入具体场景,有序铺陈出离别后的生活状态,让离愁别绪自然流露,更易引发共鸣。
3. 分段赏析
【思情】“天涯自他为去客,黄犬信音乖”以“天涯去客”点出离别,“黄犬信音乖”写消息断绝,奠定离愁基调。“日日凌波袜冷,湿透青苔”以“凌波袜冷”“湿透青苔”细节,刻画女子日日伫立等待的痴情,“向东风不倚朱扉,傍斜阳也立闲阶,扑通地石沉大海,人更在青山外。”用“不倚朱扉”“立闲阶”的行为,显其心神不宁,“石沉大海”喻消息杳无,“人在青山外”拓开空间,强化思念的渺茫。“倦题宫叶字,羞见海棠开”,其中“倦题宫叶”“羞见海棠”以“倦”“羞”写相思成疾,见春光反增伤感。【幺】“春光有钱容易买,秋景最伤杯”,“春光易买”与“秋景伤杯”对比,点出秋意更添愁绪。“他便似无根蓬草,任飘零不厌尘埃。假饶是线断风笋,落谁家也要个明白”,“无根蓬草”喻游子漂泊,“线断风笋”写牵挂难断,盼知归处。“近来自知浮世窄,少负他惹多苦债,别离期限数,占卜卦钱排”,“浮世窄”“惹苦债”直抒胸臆,叹尘世短促、离别之苦,“数期限”“排卦钱”的动作,显其盼相聚的急切。【金菊香】“敢投了招婿相公宅,多就了除名烟月牌,迷留没乱处猜”,“投招婿宅”“除名烟月牌”是女子的猜疑,怕对方另娶,“迷留没乱”写心神不宁。“柳叶眉儿好,等你过章台”中,“柳叶眉儿好”自描容貌,“等你过章台”藏着对重逢的期盼,带一丝自我安慰。【浪来里】“更漏永”“怎地捱”直写长夜难挨。“砧声”“角声”以声响衬夜的凄凉,添思乡念远之意。“有灯光恨无月色,是何相待”,怨月色缺席更显孤寂,“姮娥影占书斋”,借嫦娥影写月夜冷清,暗合女子孤独。【尾】“听夜雨无情,哨纱窗紧慢有三千解,韵欺蛩入耳,点共泪盈腮”,以“夜雨无情”起笔,“哨纱窗”摹雨声杂乱,衬心绪不宁。“蛩鸣”“泪盈腮”,将虫声、雨声与泪水相融,情景交织。“疏竹响,晚风筛。刬地将芭蕉叶儿摆”,“疏竹响”“芭蕉摆”,写风雨中景物动态,加剧愁绪。末句“意中人何在?猛随风雨上心来”,直抒胸臆,将积压的思念随风雨喷薄而出,收束有力,余味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