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biàn

朝代:唐作者:罗邺浏览量:1
yáng
kāi
guǐ
bēi
shēng
mín
kōng
zhì
jīn
dōng
liú
shuǐ
xiàng
qīng
píng
yuàn
shí

译文

隋炀帝开凿汴河,即便鬼神也为之悲叹,百姓不只是耗尽气力,更承受着无尽的苦难。至今汴河的流水仍在呜咽向东,仿佛在向着太平时代,哀怨着往昔那段悲惨的岁月。

逐句剖析

"炀帝开河鬼亦悲":隋炀帝开凿汴河,即便鬼神也为之悲叹,

"生民不独力空疲":百姓不只是耗尽气力,更承受着无尽的苦难。

"至今呜咽东流水":至今汴河的流水仍在呜咽向东,

"似向清平怨昔时":仿佛在向着太平时代,哀怨着往昔那段悲惨的岁月。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汴河》是唐代诗人罗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隋炀帝开挖汴河的场景。诗的开篇“炀帝开河鬼亦悲,生民不独力空疲”,极言隋炀帝开挖汴河时,劳动人民所遭受的苦难,连鬼魂都为之悲伤,百姓不仅耗尽了体力,也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后两句“至今呜咽东流水,似向清平怨昔时”,将汴河之水拟人化,河水至今仍在呜咽东流,仿佛在向太平盛世抱怨往昔的苦难,既表达了对过去岁月中百姓遭遇的同情,也隐含着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抨击。整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揭示了统治者对底层民众劳动力的过度压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罗邺(825?~893?),唐代诗人。余杭(今浙江杭州余杭区)人。出身于盐铁小吏之家,累举进士不第。少时随父寓居池州,大中年间寓居长安。罗邺与罗隐、罗虬合称“三罗”,明代有人将其置于“三罗”之首。其擅长七言律诗,多感怀怨愤之作,写身世之感,颇有理趣。间用俚语入诗,晓畅明白。辑有《罗邺诗集》1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炀帝开河鬼亦悲,生民不独力空疲”:此句直抒胸臆,以“鬼亦悲”的夸张手法,极写隋炀帝开凿汴河时的酷烈。“开河”本是工程,却让“鬼”都为之悲戚,侧面烘托出役夫死亡率之高、苦难之深重;“生民不独力空疲”则直接点出百姓的遭遇——不仅体力被榨干,更落得“空疲”的结局,劳而无功,甚至性命难保。诗人以直白的语言揭露了统治者好大喜功对底层民众的摧残,字里行间满是对百姓的同情与对暴政的批判。“至今呜咽东流水,似向清平怨昔时”:此句转而写景寄情,将汴河流水拟人化。历经岁月流转,河水依旧“呜咽”东流,仿佛在低声哭泣;“似向清平怨昔时”更是赋予流水以情感——它在太平年代(或相对安定的当下),仍在抱怨往昔开凿时的苦难。诗人借流水的“呜咽”与“怨”,将历史的伤痛延续至当下,既暗合首联的苦难记忆,又以含蓄的笔法深化了对暴政的反思,让批判意味更显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除夜寄弟妹》

下一篇:唐·杜甫《花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