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植惊风急自伤":柔弱的柳树被疾风吹动,心中急切地暗自感伤,
"暮来翻遣思悠扬":傍晚时分,反而更让我思绪悠悠,无尽惆怅。
"曾飘紫陌随高下":曾经在那繁华的长安大道上,随着风势忽高忽低地飘飞,
# 紫:一作绮。
"敢拂朱阑竞短长":怎敢拂过那朱红色的栏杆,与别的事物争个短长。
"萦砌乍飞还乍舞":柳丝萦绕着台阶,时而飞起,时而又舞动起来,
"扑池如雪又如霜":飘落到池塘上,洁白得如同雪花,又好似秋霜。
"莫令岐路频攀折":不要让这柳树在那岔路旁频频被人攀折,
"渐拟垂阴到画堂":慢慢地期待着它能枝叶繁茂,垂下浓荫遮蔽华丽的殿堂。
# 垂:一作清。
晚唐诗人
薛逢(806?~874?),唐代诗人。字陶臣,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会昌元年进士,因恃才傲物,议论激切,屡忤权贵,故仕途颇不得意。其文辞俊拔,所作《凿混沌赋》《真珠帘赋》等赋大为时人所称。其诗名颇盛,工于七律,风格俊爽,多悼古悲今、抒发抑郁之作,《宫词》一诗流传最广。
1. 分段赏析
首联“弱植惊风急自伤,暮来翻遣思悠扬”奠定全诗基调。诗人赋予柳树以人的情感,“弱植”点明柳树柔弱的特质,“惊风”袭来,令其“自伤”,暮色降临之际,思绪愈发悠远绵长。此处将柳树拟人化,既写柳树的飘摇之态,也暗含诗人身世飘零、自伤自怜的心境。颔联“曾飘紫陌随高下,敢拂朱阑竞短长”展开对柳树经历的描写。“紫陌”指长安的大道,柳树曾于繁华道路上随风飘荡,高低起伏,“敢拂朱阑”以拟人化的笔触,写出柳丝拂过朱红栏杆,似在与周围事物争奇斗艳。此联表面写柳,实则暗喻诗人早年于仕途奔波、渴望展现自身才华的经历。颈联“萦砌乍飞还乍舞,扑池如雪又如霜”则是对柳树动态的生动刻画。柳丝萦绕台阶,忽而飞扬,忽而舞动,飘落池塘时,洁白如雪,似霜般轻盈。诗人运用比喻手法,细腻描摹出柳的柔美姿态,为诗歌增添了灵动的美感,同时也暗示出生命如柳絮般飘忽不定的特质。尾联“莫令岐路频攀折,渐拟垂阴到画堂”以殷切的祈愿作结。诗人劝诫人们莫在岔路频繁攀折柳枝,期望柳树能茁壮成长,枝叶繁茂,最终为画堂增添一片阴凉。这既是对柳树命运的关怀,也寄寓了诗人对自身安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希望能摆脱漂泊与挫折,获得安定与成就。
上一篇:唐·钱起《与赵莒茶宴》
下一篇:唐·李白《巴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