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án
gōng
·
·
tàn
shì
èr
shǒu

朝代:元作者:马致远浏览量:2
xián
yáng
bǎi
èr
shān
liǎng
gōng
míng
zhèn
gān
xiàng
fèi
dōng
liú
xīng
西
shǔ
mèng
shuō
nán
hán
xìn
gōng
bān
zhèng
guǒ
kuǎi
tōng
yán
shì
fēng
chéng
xiāo
bài
xiāo
zuì
liǎo
yóu
tuō
dōng
bàn
shì
cuō
tuó
zhú
yóu
tíng
xiǎo
suō
yǒu
chí
táng
xǐng
shí
zuì
hòu
yán
líng
yīng
xiào
mèng
guāng
tái
dài
xué
xiào
dǎo
jiāng
fēng

译文

咸阳,地势险要,山河险固,为了那两个字的功名,却引发了多少场战争。项羽兵败东吴,刘邦兴起西蜀,都如南柯一梦般虚幻。韩信的功业最终得到验证,蒯通的话哪里是疯话呢?成功是萧何举荐,失败也是萧何陷害;醉了就由他去吧!我在东篱下虚度了半生,竹林中有游赏的小亭,房舍也小巧玲珑。这里有个池塘,清醒时吹奏渔笛,醉酒后唱着渔歌。严子陵应该会嘲笑我,而我想学习孟光。笑我什么呢?在这广阔的江湖中,也要躲避风波。

逐句剖析

"咸阳百二山河":咸阳,地势险要,山河险固,

# 百二山河:谓秦地形势险要,利于攻守,二万兵力可抵百万,或说百万可抵二百万。,咸阳:秦代都城,今陕西咸阳,在长安西北。

"两字功名":为了那两个字的功名,

"几阵干戈":却引发了多少场战争。

# 干戈:兵器名。干即盾,用于防卫;戈用于攻击。两者合成联合式合义复词,产生新义,即“战争”的意思。

"项废东吴":项羽兵败东吴,

# 项废东吴:指项羽在垓下兵败,被追至乌江自刎。乌江在今安徽和县东北,古属东吴地。

"刘兴西蜀":刘邦兴起西蜀,

# 刘兴西蜀:指刘邦被封为汉王,利用汉中及蜀中的人力物力,战胜项羽。

"梦说南柯":都如南柯一梦般虚幻。

# 梦说南柯:唐人李公佐传奇《南柯太守传》说:淳于棼昼梦入大槐安国,被招为附马,在南柯郡做二十年的太守,备极荣宠。后因战败和公主死亡,被遣归。醒来才知道是南柯一梦。所谓大槐安国,原来是宅南槐树下的蚁穴。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韩信的功业最终得到验证,

# 证果:佛家语。谓经过修行证得果位。此指下场,结果。,兀的般:如此,这般。兀的:这个,那个。,韩信:汉高祖刘邦的开国功臣,辅佐高祖定天下,与张良、萧何并称汉兴三杰。后被吕后所害,诛夷三族。

"蒯通言那里是风魔":蒯通的话哪里是疯话呢?

# 风魔:发疯。,蒯通:即蒯彻,因避讳汉武帝名而改。曾劝韩信谋反自立,韩信不听。他害怕事发被牵连,就假装疯。后韩信果被害。

"成也萧何":成功是萧何举荐,

# 成也萧何:“成也萧何”二句:韩信因萧何的推荐被刘邦重用,后来吕后杀韩信,用的又是萧何的计策。故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败也萧何":失败也是萧何陷害;

"醉了由他":醉了就由他去吧!

# 醉了由他:大醉不醒,哪管他成败是非。他:读tuō,协歌戈韵。

"东篱半世蹉跎":我在东篱下虚度了半生,

# 东篱:作者自称。

"竹里游亭":竹林中有游赏的小亭,

"小宇婆娑":房舍也小巧玲珑。

# 婆娑:枝叶茂盛貌。,小宇:小屋。

"有个池塘":这里有个池塘,

"醒时渔笛":清醒时吹奏渔笛,

"醉后渔歌":醉酒后唱着渔歌。

"严子陵他应笑我":严子陵应该会嘲笑我,

# 严子陵:严光,字子陵,东汉人。少与刘秀同游学。刘秀即帝位后,屡召不就,隐居富春江,以耕渔为生。

"孟光台我待学他":而我想学习孟光。

# 台:台盘,盛食物的器皿。此指孟光的食案。一说“孟光台”是与“严子陵”相对应的一个人名。,孟光:汉代丑女,三十岁始与梁鸿成婚。后来一起逃到霸陵山中隐居,孟光举案齐眉以进食。全世以“举案齐眉”喻夫妻相敬相爱。

"笑我如何":笑我什么呢?

"倒大江湖":在这广阔的江湖中,

# 倒大:大,绝大。词曲中常用语。

"也避风波":也要躲避风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蟾宫曲·叹世二首》乃元代散曲大家马致远的经典之作。这两首小令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功名利禄虚妄本质的嘲讽。首曲紧扣“避风波”主旨,作者表面以豁达自嘲的姿态处世,实则难掩内心因壮志难酬而生的愤懑。次曲另辟蹊径,借咏史抒怀,借古喻今,将对当下现实的不满与怨怼倾泻而出,深刻表达了对现实政治的批判与否定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元曲四大家”之一

马致远(1251?~1321?),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曾任江浙行省官吏。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其戏曲创作以格调飘洒脱俗,语言典雅清丽著称。杂剧或写历史兴亡之爱国主题,或写士人怀才不遇之穷愁困顿,多数则写隐居乐道、神仙道化,以寄孤愤。散曲多写景纪行、叹世归隐之作。风格皆豪放清逸。马致远终生致力于剧曲创作,所作杂剧今存《汉宫秋》《荐福碑》《岳阳楼》《任风子》《陈抟高卧》《青衫泪》及与人合写的《黄粱梦》七种,其中《汉宫秋》最为著名。散曲有辑本 《东篱乐府》。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青年时期的马致远怀抱远大志向,以“佐国心,拿云手”自期,对仕途功名充满热忱。然而,现实的残酷让他的政治理想始终未能照进现实。历经长达二十年的漂泊辗转,尝遍世态炎凉后,他逐渐参透尘世荣辱,萌生远离尘嚣、归隐林泉的念头。此后,马致远沉醉于“林间友”相伴、“世外客”自居的悠然生活。从作品的思想内涵与情感基调判断,此曲极有可能是他在历经沧桑、彻底放下功名利禄,过上隐逸生活后有感而发的创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散曲,也是叹世之作。第一首曲描绘了咸阳险要山河因“功名”引发楚汉干戈,项羽失败、刘邦兴起皆如南柯一梦,韩信结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表达对历史兴亡和功名虚幻的感慨。第二首曲体现作者半生虚度,描绘了竹里游亭、池塘渔笛的归隐之景,表明想学严子陵、孟光避世,表达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躲避江湖风波。

2. 分段赏析

“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开篇点明地点咸阳,地势险要,山河险固。“两字功名,几阵干戈”,强调了为了功名二字引发了无数战争,揭示了功名的虚幻和战争的残酷,奠定了全曲批判功名的基调。“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以项羽和刘邦的兴衰为例,项羽兵败东吴,刘邦兴起西蜀,但他们的成败都如梦幻一般虚幻,进一步强调了功名的无常,深化了主题。“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醉了由他”通过韩信的成功与失败,以及蒯通的言论,揭示了功名的虚幻和人生的无奈。韩信的成功是萧何举荐,失败也是萧何陷害,表达了作者对功名的看淡和对人生的无奈,同时“醉了由他”也表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东篱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描绘了作者隐居生活的环境,东篱下虚度了半生,竹林中有游赏的小亭,房舍也小巧玲珑,表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氛围,与前面的功名虚幻形成对比。“有个池塘,醒时渔笛,醉后渔歌”:进一步描写了作者在隐居生活中的悠闲生活,有池塘可供欣赏,清醒时吹奏渔笛,醉酒后唱着渔歌,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严子陵他应笑我,孟光台我待学他”:以严子陵和孟光的故事为典故,严子陵是隐士的代表,孟光是贤妻的典范。作者认为严子陵可能会嘲笑自己,而自己想要学习孟光的贤德,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笑我如何?倒大江湖,也避风波”: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在面对现实时的无奈和对自由的渴望。即使江湖广阔,也要躲避风波,体现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看淡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3. 作品点评

这两首小令篇幅简短,却以精炼笔触勾勒丰富内涵,尽显以小见大的艺术张力。其语言风格酣畅淋漓,如江河奔涌、一泻千里,字里行间气势磅礴,充分彰显出马致远作为豪放派曲家雄浑洒脱、豪迈不羁的创作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这支曲子是拿楚汉争战之际的英雄豪杰,来说用人世间事功的终归幻灭,所以东篱的人生是“醉了由他”里的颓废思想,充满在元人的篇章之中;但我们须知道,他们这么说,心中未必如此想。正因为在那样的黑暗时代里,即使是英雄豪杰也无事功可立,所以他们便反过来否定功名,以消除中的块垒。从这一支曲子,我们隐约可以感受到东篱那股不可遏制的郁勃之气。

现代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荣誉委员曾永义《黑暗时代的自由颂——元人散曲》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元·马钰《望蓬莱·马风子》

下一篇:元·王哲《渔父咏 赠友人 此首原误作渔家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