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阶月地一相过":牛郎织女在天上一年相逢一次,
# 相过:交往,这里引申为相逢。,云阶月地:以云彩做台阶,以月亮为大地,指天上。
"未抵经年别恨多":怎么抵得上俩人整年分离的别恨多。
# 经年:指一整年,牛郎织女只有七夕时才能相见一晚,到下次相见时正好为一年。
"最恨明朝洗车雨":最可恨的是明天的洗车雨,
# 洗车雨:七夕后下的雨,有说是指七月初六下的雨的,但与诗意不符。
"不教回脚渡天河":它分明是不让牛郎再回去重渡天河与织女相见。
# 回脚:再回去。,不教:不让。
晚唐杰出诗人
杜牧(803~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又称“杜樊川”。大和进士,官终中书舍人。杜牧的诗文,多指陈讽谕时政。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诗作风格独特,既风华流美而又俊爽疏朗,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文以《阿房宫赋》最为著名。代表作品有《清明》《山行》《题乌江亭》《泊秦淮》等。著有《樊川文集》。
1. 写作手法
对比:“云阶月地一相过,未抵经年别恨多”一句,将牛郎织女短暂相聚的欢乐与经年累月分离的怨恨进行鲜明对比。“未抵”一词强化了这种反差,有力地凸显出离恨的沉重,让读者深切感受到爱情在长久分离下的无奈与悲哀,使情感表达更具冲击力。直抒胸臆:“最恨”二字直白地抒发了诗人内心强烈的情感。直接表明对“洗车雨”的厌恶,将诗人对牛郎织女爱情受阻的愤懑之情毫无保留地宣泄出来,强化了诗歌的情感基调。
2. 分段赏析
开篇第一句描绘出一幅如梦似幻的场景。在云气缭绕的台阶与洒满月光的大地之上,牛郎织女得以短暂相会。“云阶月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空灵美妙的氛围,暗示着这是一场发生在仙界的特殊相聚。一个“过”字,简洁而生动地表现出二人相会的短暂与匆匆,仿佛只是惊鸿一瞥,转瞬即逝,为全诗奠定了相聚短暂、美好易逝的基调。紧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发出“未抵经年别恨多”的感慨。即便牛郎织女有这难得的七夕相会,可这短暂的相聚之欢,远远无法抵消他们一年来漫长分离所积累的怨恨。“未抵”一词鲜明地将相聚的欢乐与离别的痛苦进行对比,突出了离恨的深重。这一句深刻地展现出爱情在长久分离面前的无奈与悲哀,让读者深切体会到牛郎织女内心深处对分离的不满与对长久相守的渴望。最后两句,诗人将情感推向高潮。“最恨”直接表明了诗人强烈的情感态度,而“明朝洗车雨”则是民间传说中七夕后第二天会下的雨,传说此雨会冲刷掉牛郎织女相会的痕迹。在这里,诗人将这场雨视为阻碍牛郎织女再次相见的罪魁祸首,因为它“不教回脚渡天河”,使得牛郎织女无法再次跨越天河相聚。这两句诗不仅是对牛郎织女爱情悲剧的进一步深化,更可能暗喻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的种种阻碍与无奈,借牛郎织女的故事,抒发自己内心深处难以排解的愤懑与怅惘。
上一篇:唐·白居易《题李次云窗竹》
下一篇:唐·李白《清平乐·一名忆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