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āo
shì
yǒng
·
·
xuán
yàn
xiān
shēng

朝代:唐作者:吴筠浏览量:2
shì
ān
ruò
guàn
luò
wèi
xiū
shì
zhāo
yīn
gǎn
zhì
xué
wàng
qǐn
shí
zhù
shū
qióng
tiān
rén
pìn
shǒu
xuán
zàng
xìn
zhāo
jiǎn
wéi
jiāng
lái

译文

皇甫谧(字士安)过了二十岁,仍落魄失意,未曾修饰仪表。一旦因外界触动而奋发,便专心求学,废寝忘食。著书探究天道与人事的奥秘,拒绝征召,坚守清净无为。主张薄葬以践行节俭,可作为后世效仿的准则。

逐句剖析

"士安逾弱冠":皇甫谧(字士安)过了二十岁,

"落魄未修饰":仍落魄失意,未曾修饰仪表。

"一朝因感激":一旦因外界触动而奋发,

"志学忘寝食":便专心求学,废寝忘食。

"著书穷天人":著书探究天道与人事的奥秘,

"辞聘守玄默":拒绝征召,坚守清净无为。

"薄葬信昭俭":主张薄葬以践行节俭,

"可为将来则":可作为后世效仿的准则。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高士咏(其四十六·玄晏先生)》为中唐诗人吴筠《高士咏》组诗之一,属五言古诗。题材聚焦隐士颂歌,以皇甫谧(字士安)为对象,展现其“勤学守节、淡泊明志”的高士风范。全诗首述其早年落魄,次写志学奋起,再赞著书守默之志,末扬薄葬昭俭之德。语言简练传神,既彰其学术成就(“穷天人”),更颂其精神境界(“辞聘”“守玄默”),体现唐代道教思想家对隐逸文化的推崇,亦为后世树立“节俭、专注、淡泊”的人格榜样。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道教学者

吴筠(?~778),唐代道教学者。字贞节,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陶弘景之四传弟子。天宝初年,被唐玄宗召入京师,请度为道士,入嵩山嵩阳观,从道士冯齐整学正一之法。安史之乱后,避乱南行,后卒于越中,弟子私谥宗玄先生。吴筠能诗善赋,文辞工美。其诗文多咏历代神仙高士之事,亦有游历山水、感怀时事之作。其用神仙信仰阐发老庄之道,并认为老子之道与孔孟之道实质上不矛盾,主张以道为本,纳儒入道。著有《神仙可学论》《玄纲论》。今传《宗玄先生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士安逾弱冠,落魄未修饰”点明人物身份与早年境遇。“逾弱冠”强调其已成年却未展抱负,“落魄未修饰”刻画其潦倒之态,为后文转折铺垫。“一朝因感激,志学忘寝食”中“一朝”转折,突出其志向觉醒;“忘寝食”以细节写勤学之笃,体现精神力量对人生的重塑。“著书穷天人,辞聘守玄默。”“穷天人”概括其学术成就(如《帝王世纪》);“辞聘守玄默”凸显淡泊名利、专注精神追求的隐士品格。“薄葬信昭俭,可为将来则。”末尾两句升华主题,从生前志学延伸至身后操守,“昭俭”“将来则”强调其节俭思想的社会价值,呼应儒家“慎终”与道家“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灵一《安公》

下一篇:唐·许瑶《题怀素上人草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