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多远情":我一个人流落异乡,心中生出远方的情愫,
"梦断落江城":梦醒了,想到自己流落在这座江城。
"病起惭书癖":多病在床,深夜偶起,想到深爱读书而一事无成,心生愧疚,
"贫家负酒名":家中贫困,辜负了这爱喝酒的美名。
"过春花自落":来到院中,满地落花,才知已是暮春,时光流逝之感涌上心头,
"竟晓月空明":抬头看,月光空明,已是拂晓,整夜未眠。
"独此一长啸":独立阶前,仰对明月,划然长啸,
"故人天际行":思念的故人,应该在天际独行。
晚唐诗人
许浑(788~852?),唐代诗人。字用晦,一作仲晦,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大和进士,历虞部员外郎,睦、郢二州刺史。许浑的诗长于律体,多登临怀古之作,抚今追昔,感慨兴亡。文辞工丽,属对精切,声律谐婉。送别唱酬之作亦堪讽咏。《咸阳城东楼》一诗中“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句,较有名。《金陵怀古》《凌歊台》等诗为其代表作。今有《丁卯集》行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羁旅诗。通过描写客居异乡的飘零、贫病交加的境遇、暮春花落的景象以及对远方故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无奈感慨的情绪,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2. 分段赏析
“异乡多远情,梦断落江城”:开篇两句点明羁旅背景,直抒漂泊异乡的浓重思乡之情。“异乡”表明诗人身处他乡,远离故土的孤独感扑面而来;“梦断”描绘了诗人从思乡美梦中惊醒的状态,而“落江城”则交代梦醒后所处之地,强化了流落江城的漂泊感。此二句为全诗奠定了孤寂、思乡的情感基调,以质朴文字勾起读者对漂泊生涯的共情。“病起惭书癖,贫家负酒名”:这两句承接前文,深入刻画诗人在异乡的生活状况。“病起”写出诗人饱受疾病困扰,刚刚康复的虚弱状态。“惭书癖”体现出诗人热爱读书,却因疾病无法如常读书,心中充满愧疚。“贫家”点明家境贫寒,即便有嗜酒之名,却因囊中羞涩,无力买酒,辜负了这喜好。诗人将自身贫病交加的无奈,通过自责与自嘲的方式表现出来,饱含生活的苦涩。“过春花自落,竟晓月空明”:这两句是写景之句,描绘出一幅暮春深夜的寂寥画面。“过春”表明春天已经过去,暗示时光的流逝,而“花自落”描绘出春花凋零、无人问津的景象,烘托出一种落寞氛围。“竟晓”说明诗人彻夜未眠,“月空明”描绘了直至拂晓,明月依然高悬,洒下清冷光辉的场景。以乐景写哀情,用明月、落花的自然景象,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独此一长啸,故人天际行”:诗歌尾联将情感推向高潮。“独此一长啸”,一个“独”字,突出诗人的孤独,在万籁俱寂的夜晚,诗人独自仰天长啸,宣泄内心的复杂情感。“故人天际行”点明长啸的原因,原来是想到故人远在天边,自己却与对方天各一方,思念之情难以抑制,只能借长啸抒发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给人以余韵悠长之感。
下一篇:唐·刘驾《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