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阑横剑歌":酒尽之时横剑而歌,
"日暮望关河":日暮时分眺望关河。
"道直去官早":为官正直早早离职,
"家贫为客多":家境贫寒作客他乡次数多。
"山昏函谷雨":山色昏暗,函谷关下着雨,
"木落洞庭波":树叶飘落,洞庭湖泛起波浪。
"莫尽远游兴":不要尽情放纵远游的兴致,
"故园荒薜萝":故乡的园子里已长满荒草和藤萝。
晚唐诗人
许浑(788~852?),唐代诗人。字用晦,一作仲晦,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大和进士,历虞部员外郎,睦、郢二州刺史。许浑的诗长于律体,多登临怀古之作,抚今追昔,感慨兴亡。文辞工丽,属对精切,声律谐婉。送别唱酬之作亦堪讽咏。《咸阳城东楼》一诗中“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句,较有名。《金陵怀古》《凌歊台》等诗为其代表作。今有《丁卯集》行世。
1. 写作手法
用典:战国时期,侠士常以“剑歌”抒发慷慨之志或不平之气,如荆轲刺秦前作《易水歌》,以剑明志,以歌抒怀。诗中“酒阑横剑歌”一句,写韦明府在酒尽兴浓时横剑而歌,暗用战国侠士典故,既展现其豪放不羁的气度,又暗示他因“道直去官”心中存有的磊落不平,借剑歌这一经典意象,使人物形象更添慷慨悲壮之感。借景抒情:颈联“山昏函谷雨,木落洞庭波”以景物描写寄寓离别心绪。“山昏函谷”写友人启程之地的暮春景色,“雨”的迷蒙与“山昏”的晦暗渲染离别的怅惘;“木落洞庭”想象友人南游目的地的秋景,“木落”的萧瑟与“洞庭波”的浩渺暗示前路的漂泊。两地之景跨越空间,既点明友人南游的路线(从函谷到洞庭),又以“雨”的湿冷与“波”的动荡,将“送南游”的不舍与担忧融入自然景物,景随情迁,使离别之情在山水意象中得到延展。
2. 分段赏析
“酒阑横剑歌,日暮望关河”:开篇描绘了韦明府在酒尽之时横剑而歌、日暮时分眺望关河的形象,展现出他的豪迈和豁达,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不平静和对未来的期许。这两句诗为全诗奠定了豪迈而又略带惆怅的基调。“道直去官早,家贫为客多”:这两句诗介绍了韦明府为官正直、早早离职,又因家贫而四处漂泊的经历。体现了他的高尚品格和不幸遭遇,表达了诗人对他的同情和敬佩之情。“山昏函谷雨,木落洞庭波”:这两句诗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山色昏暗、函谷关下雨,树叶飘落、洞庭湖起波,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暗示了韦明府旅途的艰难和孤独。“莫尽远游兴,故园荒薜萝”:最后两句诗劝诫韦明府不要尽情放纵远游的兴致,因为故乡已长满荒草和藤萝。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劝诫之情,希望他能早日回到故乡,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