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意归三径":科举失意后回归家乡,
# 三径:指乡间隐居处。
"伤春别九门":在伤春的时节离别京城。
# 九门:天子所居地,指京城。
"薄烟杨柳路":薄烟笼罩着杨柳依依的道路,
"微雨杏花村":微雨飘洒在杏花盛开的村庄。
"牧竖还呼犊":牧童依旧呼喊着小牛,
# 牧竖:牧童。
"邻翁亦抱孙":邻家老翁也抱着孙儿。
"不知余正苦":他们不知道我正处于痛苦之中,
"迎马问寒温":迎上前来在马前询问冷暖。
晚唐诗人
许浑(788~852?),唐代诗人。字用晦,一作仲晦,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大和进士,历虞部员外郎,睦、郢二州刺史。许浑的诗长于律体,多登临怀古之作,抚今追昔,感慨兴亡。文辞工丽,属对精切,声律谐婉。送别唱酬之作亦堪讽咏。《咸阳城东楼》一诗中“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句,较有名。《金陵怀古》《凌歊台》等诗为其代表作。今有《丁卯集》行世。
1. 分段赏析
首联:“失意归三径,伤春别九门”,“失意”直接点明诗人科举落第的沮丧心情,“归三径”表明诗人要回到家乡,“三径”常指隐士居住的地方,暗示诗人此时有归隐之意。“伤春”既点明时令,又借春天的氛围烘托内心的伤感,“别九门”说明诗人离开京城,一个“别”字,饱含着离开京城的失落与无奈,为全诗定下了忧伤的基调。颔联:“薄烟杨柳路,微雨杏花村”,此联描绘了诗人归乡途中的景色。薄烟袅袅,笼罩着杨柳依依的道路;微雨如丝,飘洒在杏花盛开的村庄。这一画面充满诗意,却又透着淡淡的哀愁。“薄烟”和“微雨”营造出朦胧、凄迷的氛围,与诗人失意的心境相契合,借景抒情,使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落寞。颈联:“牧竖还呼犊,邻翁亦抱孙”,诗人回到家乡,看到了牧童呼喊着小牛,邻家老翁抱着孙儿的场景。这是乡村常见的生活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温情。然而,此时的诗人正沉浸在科举失意的痛苦中,这种温馨欢乐的场景与诗人的哀伤形成强烈反差,更凸显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尾联:“不知余正苦,迎马问寒温”,邻翁们不知道诗人内心的痛苦,看到诗人归来,迎上前来,在马前关切地询问冷暖。这一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邻翁的淳朴善良与热情好客,另一方面,通过邻翁的不知情,衬托出诗人无人能懂自己痛苦的孤独与无奈,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
# 许用晦居于丹阳之丁卯桥,故其诗名《丁卯集》,在大中以后亦可为杰作。
宋陆游《跋许用晦丁卯集》
上一篇:唐·卢纶《送从叔牧永州》
下一篇:唐·沈佺期《被试出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