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景杨柳岸秋千高架":杨柳岸边,秋千高高架起,
"梨花院仕女双丫":梨花庭院中,侍女梳着双丫发髻,
"玉纤轻按小琵琶":纤细的玉指轻轻按在小琵琶上。
"花明春富贵":繁花明艳如春光般丰盈美好,
"响玉交加":玉佩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东风人信马":春风里,人任凭马儿随意前行。
"山居蕨薇嫩山林趣味":山林间鲜嫩的蕨菜、薇菜,充满山野意趣,
"桑麻富田野生涯":田野里桑麻丰饶,这便是自在的田园生涯,
"市喧声不到衡扉":街市的喧闹声传不到柴门。
"绿香春酒瓮":春酒在瓮中散发着绿意清香,
"红润晓花枝":晨露滋润的花枝色泽红润,
"日高眠未起":太阳升高了,还酣睡未起。
"春醉红叱拨轻总宝":骑着红色的骏马,轻轻提着宝马的缰绳,
"紫葡萄满泛金钟":紫色的葡萄美酒满斟在金钟杯中,
"寻芳人在小帘栊":寻芳赏春的人在小小的帘窗内。
"倚风同笑傲":倚着春风一同笑傲,
"对月唱玲珑":对着明月高唱清越的歌曲,
"清闲可意种":这般清闲真是惬意畅快。
"忆西湖花院小低低朱户":小巧的花院里,朱红的门户低低掩着,
"酒旗摇簇簇香车":酒旗摇晃,簇拥着香气四溢的车马,
"市桥官柳暗西湖":市桥边官府种植的柳树,遮蔽了西湖。
"杯浮金潋滟":酒杯中浮动着金色的波光,
"寺现玉浮图":寺庙里玉色的佛塔显现,
"莺花谁是主":这莺啼花开的美景,谁才是主人呢。
"自况万顷烟霞归路":回归那万顷烟霞笼罩的家乡路,
"一川花草香车":满川的花草,伴着载满香气的马车,
"利名场上我情疏":功名利禄的场面上,我的情意向来疏淡。
"蓝田堪种玉":蓝田之地可以种出美玉,
"鲁酒可操觚":有鲁地产的酒,足以让我拿起酒杯畅饮,
"东风供睡足":东风送暖,正好让我睡个够。
元代散曲家
吴西逸(?~?),元代散曲家。吴西逸大约生活在元仁宗延祐末前后,生平事迹并不明确。其散曲内容多写自然风光、离愁别恨或个人的闲适生活。从艺术表现上看,吴西逸善于锤炼字句,对仗精工,特别重视意象的选择提炼与意境的构置。就曲作风格而言,其曲或清新秀丽,或妩媚华雅,皆与张可久为近,是元散曲中典型的清丽派曲家风致。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作品“吴西逸之词,如空谷流泉”。作品有〔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越调·天净沙〕等。
1. 分段赏析
第一支“春景”聚焦春日游乐之景。“杨柳岸秋千高架”以“杨柳岸”点明春日水边环境,“秋千高架”勾勒出游乐设施,透着活泼气息;“梨花院仕女双丫”中,“梨花院”的洁白花海与“双丫”仕女的娇俏形象相映,构成明艳画面;“玉纤轻按小琵琶”以“玉纤”状女子手指之美,“轻按”显动作轻柔,琵琶声暗合春日闲情。“花明春富贵”以“花明”总写春景绚烂,“富贵”赋予春景丰饶之感;“响玉交加”似写玉佩碰撞之声,添灵动;“东风人信马”中“东风”点明春日特征,“信马”尽显悠然,整体传递出春日的闲适与美好。第二支“山居”描绘田园生活的宁静。“蕨薇嫩山林趣味,桑麻富田野生涯”,以“蕨薇嫩”“桑麻富”具体展现山林田野的物产,体现山居生活的质朴趣味与富足;“市喧声不到衡扉”则直接点出居所远离市井喧嚣的静谧。“绿香春酒瓮,红润晓花枝”,从嗅觉“绿香”写春酒,从视觉“红润”写花枝,色彩与气味交织,充满生机;“日高眠未起”以慵懒的生活状态,尽显山居的自在闲适,表达对田园宁静的喜爱。第三支“春醉”刻画春日宴饮的欢畅。“红叱拨轻总宝,紫葡萄满泛金钟”,“红叱拨”(骏马)与“紫葡萄”(美酒)色彩鲜明,“满泛金钟”显宴饮之盛;“寻芳人在小帘栊”点出宴饮者是赏春之人,环境雅致。“倚风同笑傲,对月唱玲珑”,以“倚风”“对月”的场景,“笑傲”“唱玲珑”的动作,展现宴饮者的畅快与随性;“清闲可意种”直抒胸臆,赞这种清闲令人称心,传递出春日宴饮的愉悦。第四支“忆西湖”勾勒西湖春日的繁华与迷思。“花院小低低朱户,酒旗摇簇簇香车”,“低低朱户”的花院与“簇簇香车”的酒旗,描绘出西湖边的热闹景致;“市桥官柳暗西湖”以“官柳暗”写出柳树繁茂,为西湖添朦胧之美。“杯浮金潋滟”写酒杯中波光闪动,显饮酒之乐;“寺现玉浮图”以“玉浮图”(白塔)添西湖古朴之韵;“莺花谁是主?”以问句收束,既赞西湖春景之美,又带一丝对美景归属的怅惘,引人遐思。第五支“自况”抒发超脱物外的心境。“万顷烟霞归路,一川花草香车”,“万顷烟霞”“一川花草”展现归途春景的壮阔与芬芳,“香车”添生活气息;“利名场上我情疏”直白表达对功名利禄的淡泊。“蓝田堪种玉,鲁酒可操觚”,用“种玉”“操觚”(写文)的典故,表明愿过耕读自适的生活;“东风供睡足”以“东风”滋养、安然睡足的状态,尽显闲适,整体表达了对淡泊自在生活的追求。
上一篇:元·张翥《一枝春 闹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