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云窝":懒云窝,
"懒云堆里即无何":在懒云堆里逍遥自在。
"半间茅屋容高卧":半间小茅屋能容我高枕而卧,
"往事南柯":过去的事就像南柯一梦。
"红尘自网罗":红尘本是自设的罗网,
"白日闲酬和":白天里悠闲地酬唱,
"青眼偏空阔":我只对广阔天地青眼相看。
"风波远我":风波远离我,
"我远风波":我也远离风波。
"懒云仙":懒云仙,
"蓬莱深处恣高眠":在如蓬莱般的地方尽情酣眠。
"笔床茶灶添香篆":有笔床、茶灶,还点着篆香,
"尽意留连":尽情地留连于此。
"闲吟白雪篇":悠闲地吟诵高雅诗篇,
"静阅丹砂传":静静地阅读丹砂仙传,
"不羡青云选":不羡慕那仕途功名。
"林泉爱我":林泉喜爱我,
"我爱林泉":我也喜爱林泉。
"懒云巢":懒云巢,
"碧天无际雁行高":蓝天无边,大雁高飞。
"玉箫鹤背青松道":骑着仙鹤,在青松间的小道上吹着玉箫,
"乐笑游遨":快乐地欢笑遨游。
"溪翁解冷淡嘲":溪边老翁的冷淡嘲讽我不在意,
"山鬼放揶揄笑":山中鬼怪的揶揄嘲笑我也不理会,
"村妇唱糊涂调":村妇唱着糊涂曲调。
"风涛险我":风涛对我来说很危险,
"我险风涛":我也远离那危险的风涛。
"懒云关":懒云关,
"一泓流水绕弯环":一汪清澈的流水环绕弯弯。
"半窗斜日留晴汉":半扇窗户映着斜阳,余晖洒落,
"鸟倦知还":飞鸟疲倦知归巢。
"高眠仿谢安":像谢安一样高卧,
"归计寻张翰":想着像张翰一样谋划归计,
"作赋思王粲":也像王粲一样因思念而作赋。
"溪山恋我":溪山眷恋我,
"我恋溪山":我也眷恋溪山。
"懒云翁":懒云翁,
"一襟风月笑谈中":在清风明月中谈笑风生。
"生平傲杀繁华梦":生平最不屑那繁华的虚幻梦境,
"已悟真空":已经领悟了万物皆空的道理。
"茶香水玉钟":用精美的玉杯品茶,
"酒竭玻璃翁":用透明的酒杯喝酒,
"云绕蓬莱洞":白云缭绕着如蓬莱般的山洞。
"冥鸿笑我":高飞的鸿雁笑我,
"我笑冥鸿":我也笑那高飞的鸿雁。
"懒云凹":懒云凹,
"按行松菊讯桑麻":巡视着松树、菊花,查看桑麻。
"声名不在渊明下":声名不比陶渊明低,
"冷淡生涯":过着冷淡的生活。
"味偏长凤髓茶":凤髓茶味道格外悠长,
"梦已随胡蝶化":梦已如庄周梦蝶般虚幻,
"身不入麒麟画":不想在麒麟阁上留下画像。
"莺花厌我":莺花讨厌我,
"我厌莺花":我也讨厌莺花。
元代散曲家
吴西逸(?~?),元代散曲家。吴西逸大约生活在元仁宗延祐末前后,生平事迹并不明确。其散曲内容多写自然风光、离愁别恨或个人的闲适生活。从艺术表现上看,吴西逸善于锤炼字句,对仗精工,特别重视意象的选择提炼与意境的构置。就曲作风格而言,其曲或清新秀丽,或妩媚华雅,皆与张可久为近,是元散曲中典型的清丽派曲家风致。明代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作品“吴西逸之词,如空谷流泉”。作品有〔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越调·天净沙〕等。
1. 分段赏析
“懒云窝,懒云堆里即无何。半间茅屋容高卧,往事南柯。红尘自网罗,白日闲酬和,青眼偏空阔。风波远我,我远风波。”描写在懒云窝中高卧,视红尘往事如梦,在白日里清闲酬唱,以青眼看待广阔天地,远离尘世风波。流露出对尘世的超脱和对闲适隐居生活的满足。“懒云仙,蓬莱深处恣高眠。笔床茶灶添香篆,尽意留连。闲吟白雪篇,静阅丹砂传,不羡青云选。林泉爱我,我爱林泉。”以“懒云仙”自比,在如蓬莱的隐居处尽情高眠,摆弄笔床茶灶,吟诗阅书,不羡慕仕途功名,热爱林泉。表达对隐居生活的沉醉和对功名的淡泊“懒云巢,碧天无际雁行高。玉箫鹤背青松道,乐笑游遨,溪翁解冷淡嘲,山鬼放揶揄笑,村妇唱糊涂调。风涛险我,我险风涛。”描绘在懒云巢的自在游乐,面对溪翁、山鬼的嘲谑,村妇的糊涂调,依旧远离尘世风险。体现对尘世嘲讽的不在意和坚守隐居的决心。“懒云关,一泓流水绕弯环。半窗斜日留晴汉,鸟倦知还。高眠仿谢安,归计寻张翰,作赋思王粲。溪山恋我,我恋溪山。”描写懒云关的山水景致,借谢安、张翰、王粲的典故,表明自己的归隐情怀和对溪山的眷恋。抒发对山水的热爱和归隐的志趣。“懒云翁,一襟风月笑谈中。生平傲杀繁华梦,已悟真空。茶香水玉钟,酒竭玻璃翁,云绕蓬莱洞。冥鸿笑我,我笑冥鸿。”写懒云翁在风月中笑谈,看透繁华如梦,享受茶酒之乐,与冥鸿相互“笑”。表现对尘世繁华的不屑和对隐居悟道生活的自得。“懒云凹,按行松菊讯桑麻。声名不在渊明下,冷淡生涯。味偏长凤髓茶,梦已随胡蝶化,身不入麒麟画。莺花厌我,我厌莺花。”在懒云凹赏松菊桑麻,自比陶渊明,享受茶味,远离功名,表达对莺花(尘世繁华)的厌弃。传达对平淡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尘世功名的厌弃。
下一篇:元·王丹桂《满庭芳·一点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