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上寒山石径斜":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
# 径:小路。,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斜:为伸向的意思。
"白云生处有人家":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 生处:一作:深处。生:产生,生出。
"停车坐爱枫林晚":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
# 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坐:因为。
"霜叶红于二月花":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 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二月花。,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晚唐杰出诗人
杜牧(803~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又称“杜樊川”。大和进士,官终中书舍人。杜牧的诗文,多指陈讽谕时政。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诗作风格独特,既风华流美而又俊爽疏朗,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文以《阿房宫赋》最为著名。代表作品有《清明》《山行》《题乌江亭》《泊秦淮》等。著有《樊川文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写景诗。诗中描绘了深秋时节,蜿蜒石径通向寒山,白云缭绕处有几户人家的景象,还刻画了诗人因喜爱傍晚的枫林而停车,发现霜叶比二月春花还红的画面。展现出一幅色彩绚丽、充满生机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体现出诗人乐观向上、豪放旷达的心境。
2. 写作手法
衬托:诗的前两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描绘山路蜿蜒、白云缭绕、深山人家的景象,为后两句写枫林做铺垫,衬托出枫林晚景的独特魅力。而“停车坐爱枫林晚”中诗人的沉醉姿态,也衬托出秋色的迷人。对比:“霜叶红于二月花”将经霜的枫叶与二月的春花进行对比,突出了霜叶的鲜艳夺目,展现出深秋时节独特的生机与活力,也表达了诗人与众不同的审美情趣。
3. 分段赏析
“远上寒山石径斜”:“寒”字精准地点明季节为深秋,营造出清冷氛围;“远”字直观体现山路悠长;“斜”字不仅与“远”相呼应,还形象描绘出山势高缓。寥寥数字,生动勾勒出一幅山路蜿蜒于寒山的画面,为全诗奠定基调。“白云深处有人家”:“深”字将白云的动态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也暗示出山之高。“有人家”增添了深山的生机与生活气息,使画面不再孤寂,同时与“石径”相呼应,逻辑连贯。“停车坐爱枫林晚”:“坐爱”直白地表达出诗人对枫林晚景的极度喜爱,以至于停下赶路的脚步。“晚”字含义丰富,既表明时间,又因傍晚的特殊光线让枫林更显艳丽,还侧面烘托出诗人对枫林的痴迷,久久不愿离去。“霜叶红于二月花”:此句为全诗精华,将霜叶与二月花作对比,突出霜叶的艳丽夺目,展现出深秋独特的生机与活力,蕴含着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以理趣取胜,韵味悠长。
4. 作品点评
《山行》是杜牧七言绝句中的经典之作,在文学史上具有独特价值。诗人突破了古代文人常有的悲秋传统,以全新视角展现秋天的魅力。诗中描绘的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景象,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姿且充满生机的画面,意境优美。语言凝练而富有表现力,如“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一名句,通过对比将霜叶的艳丽生动呈现,蕴含理趣,耐人寻味。整首诗借景抒情,洋溢着豪爽向上的精神,不仅彰显了杜牧高超的诗歌创作才华,也体现出他独特的审美与见地,对后世文学创作在拓展秋景主题的表达上有着积极的启发意义。
# 予为童子时,十月朝从诸长上拜南山先垄,行石磴间,红叶交坠。先伯元范诵杜牧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之句……至今每见红叶与飞落,辄思之。
明瞿佑《归田诗话》
# 唐云:妙在冷落中寻出佳景。
清刘邦彦《唐诗归折衷》
# 次句承上“远”字说,此未上时所见。三四则既上之景。诗中有画,此秋山行旅图也。
清黄生《唐诗摘钞》
# “白云”即是炊烟,已起“晚”字;“白”、“红”二字,又相映发。“有人家”三字下反接“停车”,“爱”字方有力。
清何焯《唐三体诗评》
# 敏曰:味此诗,似与“老马反为驹,不顾其后”之语同义。
清盛传敏《碛砂唐诗》
# “霜叶红于二月花”,真名句。诗写山行,景色幽邃,而致也豪荡。
清黄叔灿《唐诗笺注》
# 结句写得秋光绚烂。
清范大士《历代诗发》
# 诗人之咏及红叶者多矣,如“林间暖酒烧红叶”、“红树青山好放船”等句,尤脍炙词坛,播诸图画。唯杜牧诗专赏其色之艳。谓胜于春花。当风劲霜严之际,独绚秋光,红黄绀紫,诸色咸备,笼山络野,春花无此大观,宜司勋特赏于艳李秾桃外也。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
# 读此可见诗人高怀逸致。霜叶胜花,常人所不易道出者。一经诗人道出,便留诵千口矣。
近代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
# 敖(英)云:次句与卢纶“几家松火隔秋云”同意。
清赵彦传《唐绝诗钞注略》
上一篇:唐·孟浩然《春晓》
下一篇:唐·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