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半平江雨":春天过了一半的时候,平江上落下细雨,
"圆文破蜀罗":雨滴在江面上泛起圆形的波纹,就像破碎的蜀罗。
# 蜀罗:此用以比喻江面。,圆文:指雨点落在水面上泛起的圆形水纹。
"声眠篷底客":雨的声音陪伴着船篷下的旅客入眠,
"寒湿钓来蓑":被雨打湿的蓑衣透着寒冷和湿气。
"暗澹遮山远":黯淡的雨幕将远处的山峦遮蔽,
"空濛著柳多":雨雾空濛,笼罩着许多柳树。
"此时怀旧恨":在这个时候,我怀着对过去的遗憾和思念之情,
"相望意如何":遥望远方,不知道你那边情况怎样。
晚唐杰出诗人
杜牧(803~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又称“杜樊川”。大和进士,官终中书舍人。杜牧的诗文,多指陈讽谕时政。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诗作风格独特,既风华流美而又俊爽疏朗,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文以《阿房宫赋》最为著名。代表作品有《清明》《山行》《题乌江亭》《泊秦淮》等。著有《樊川文集》。
1. 写作手法
比喻:首句“春半平江雨,圆文破蜀罗”,把雨滴在江面上泛起的圆形水纹比作破碎的蜀罗,生动呈现雨落江面的动态美感,让读者如临其境,直观感受雨景的独特魅力。借景抒情:诗中大量笔墨描绘春半平江的雨景,像“暗澹遮山远,空濛著柳多”,营造出朦胧、黯淡氛围,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怅惘之情融入其中,借景含蓄表意,使情感深沉且富有韵味。
2. 分段赏析
《江上雨寄崔碣》首联“春半平江雨,圆文破蜀罗”,点明时节为春半,描绘平江春雨,运用比喻将雨滴江面泛起的圆纹比作破碎蜀罗,生动展现雨落动态美,营造出清新自然氛围。颔联“声眠篷底客,寒湿钓来蓑”,从听觉与触觉角度,写雨声伴篷底客入眠,钓者蓑衣被雨打湿,侧面烘托雨势,暗示旅途孤寂。颈联“暗澹遮山远,空濛著柳多”,从视觉描写,描绘出雨幕中远山黯淡、柳色空濛之景,渲染朦胧、黯淡氛围,为尾联抒情铺垫。尾联“此时怀旧恨,相望意如何”,直抒胸臆,点明诗人在雨中对友人崔碣的思念与怅惘,情感真挚,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
上一篇:唐·王维《早秋山中作》
下一篇:唐·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