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云残腊下阳台":残冬时节,愁云笼罩着阳台,
"混却乾坤六出开":纷纷扬扬的雪花飘落,把整个天地都混为一体。
"与月交光呈瑞色":雪花与月光交相辉映,呈现祥瑞之色,
"共花争艳傍寒梅":它们与花朵相互争艳,紧紧依傍着那凌寒绽放的梅花。
"飞随郢客歌声远":它随着郢客的歌声飞向远方,
"散逐宫娥舞袖回":又飘散着,追逐着宫廷中宫女们舞动的衣袖在空中回旋。
"其那知音不相见":无奈知音难相见,
"剡溪乘兴为君来":我愿效仿王子猷,乘兴驾舟从剡溪而来。
中唐诗人,苦吟诗人代表
姚合(777~843),唐代诗人。字大凝,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东硖石乡)人。元和进士,授武功主簿。历官金州、杭州刺史及秘书少监,官至秘书监。世称姚武功、姚少监,其诗作也称武功体。姚合与贾岛友善,诗亦相近,并称“姚贾”。其善学诸家之长而自成一体,善写自然景色,喜为五律且刻意求工。推崇王维一派玄远清丽的诗风,对晚唐李频等诗人及南宋“永嘉四灵”、明竟陵派颇有影响。著有《姚少监诗集》《极玄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愁云残腊下阳台,混却乾坤六出开”,描绘出一幅冬日雪景图。在残冬腊月之时,愁云笼罩着阳台,随后雪花纷纷扬扬飘落,将天地混沌为一体。“愁云”与“残腊”营造出一种略带萧瑟、清冷的氛围,而“六出开”则点明雪花飘落的景象,雪花的到来使整个世界变得朦胧而宁静,也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与月交光呈瑞色,共花争艳傍寒梅”,进一步刻画雪景之美。雪花与月光相互交融,折射出祥瑞的光辉,仿佛给这寒冷的冬夜增添了一抹神圣的色彩。它们还与花朵相互争艳,尤其是依傍在寒梅身旁,更显出一种清幽与高雅。此联通过描写雪与月、雪与花的关系,从不同角度展现了雪景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借寒梅体现出一种坚韧与高洁的品格。颈联“飞随郢客歌声远,散逐宫娥舞袖回”,则运用了巧妙的想象和比喻。雪花飞舞伴随着郢客的歌声向远方飘散,又追逐着宫娥的舞袖来回旋。“郢客歌声”和“宫娥舞袖”分别代表了高雅的艺术和文化氛围,雪花仿佛也被赋予了灵性,与这些美好的事物相融合,营造出一种优美、灵动且富有诗意的画面,使读者感受到雪景不仅仅是自然的景观,更是一种文化和艺术的载体。尾联“其那知音不相见,剡溪乘兴为君来”,由景及情,抒发情感。诗人感慨知音难觅,在这美好的雪景中,却无法与知音相见,于是便有了像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那样乘兴而行的冲动。“剡溪乘兴”用典,表达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以及在孤独中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出诗人在雪景触动下内心情感的起伏与洒脱。整首诗借雪抒怀,情景交融,既描绘了雪景的美丽与独特,又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对知音的向往。
上一篇:唐·李贺《春坊正字剑子歌》
下一篇:唐·杜牧《重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