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è

朝代:唐作者:王驾浏览量:2
é
shān
xià
dào
liáng
féi
tún
zhà
bàn
yǎn
fēi
sāng
zhè
yǐng
xié
chūn
shè
sàn
jiā
jiā
zuì
rén
guī

译文

鹅湖山下稻梁肥硕,丰收在望,牲畜圈里猪肥鸡壮,门扇半开。西斜的太阳将桑柘树林拉出长长影子,春社结束,家家搀扶着醉倒之人归去。

逐句剖析

"鹅湖山下稻粱肥":鹅湖山下稻梁肥硕,丰收在望,

# 稻粱肥:田里庄稼长得很好,丰收在望。粱:古代对粟的优良品种的通称。,鹅湖:在江西省铅山县,一年两稻,故方仲春社日,稻梁已肥。

"豚栅鸡栖半掩扉":牲畜圈里猪肥鸡壮,门扇半开。

# 豚栅鸡栖半掩扉:猪归圈,鸡归巢,家家户户的门还关着,村民们祭社聚宴还没回来。豚栅:一作“豚阱”,小猪猪圈。鸡栖:一作鸡埘,鸡舍。半:一作对。扉:门。

"桑柘影斜春社散":西斜的太阳将桑柘树林拉出长长影子,春社结束,

# 春社散:春设的聚宴已经散了。,影斜:树影倾斜,太阳偏西。,桑柘:桑树和柘树,这两种树的叶子均可用来养蚕。

"家家扶得醉人归":家家搀扶着醉倒之人归去。

# 醉人:喝醉酒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社日》是诗人王驾(一作张演)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鹅湖山脚下村庄的社日庆典为背景,生动勾勒出江南农村富足兴旺的民俗风情。诗人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不着痕迹地展现节日的热闹气氛,避免了直接描写的俗套。全篇构思精巧,以含蓄隽永的笔触传达出欢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王驾(?~?),唐代诗人。字大用,号守素先生,蒲中(今山西永济)人。大顺元年登进士第,官至礼部员外郎,因世乱弃官归隐。王驾工诗,其诗主要描写乡村人情与自然风光。他与郑谷、司空图为诗友,唱和赠答。司空图对其诗评价颇高,称其“五言所得,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其《古意》诗有“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句,为世称颂。有诗作《夏雨》《雨晴》《古意》等。著有《王驾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王驾在考中进士后,曾担任礼部员外郎一职,晚年选择辞官归隐田园。这首《社日》创作于他归隐期间,但确切的写作年代已难以考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乡村田园诗。诗人通过描写鹅湖山下一个村庄在社日中的欢乐场景,展现出一幅繁荣、兴旺的江南农村生活图景。

2. 写作手法

夸张:“家家扶得醉人归”“家家”一词是夸张的表达,突出了村民醉酒的普遍现象,让人联想到村民们在观社时的欢欣鼓舞、开怀畅饮的情景。侧面描写:“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开篇并未直接点出“社日”这一主题,而是通过描绘村居的自然风光展开叙述。以含蓄的方式展现了社日的欢乐景象。

3. 分段赏析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这首诗开篇并未直接点出“社日”这一主题,而是通过描绘村居的自然风光展开叙述。鹅湖山这一地名本身就极具吸引力,湖名让人联想到鹅鸭成群、鱼虾满塘的景象,呈现出南方农村山清水秀的美丽画面。春社时节正值仲春,田间的庄稼即将迎来丰收,村外的风光如此迷人,而村内则是一片富足的景象:猪满圈、鸡栖埘。结合首句的描写,整幅画面展现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繁荣景象。虽然诗中完全没有提及社日的内容,但通过这些描写,已经渲染出节日的喜庆氛围。这两句诗中也没有直接描写村中居民,但“半掩扉”三字却暗示了村民们都不在家,门都只是半掩着。古人常用“夜不闭户”来形容社会安定、生活太平,而“半掩”而不上锁,更体现出民风的淳朴、生活的富足。这一细节描写极具表现力,同时也暗示了村民们家家户户都参与了社日活动,巧妙地为后文的展开做了铺垫。后两句诗开始切入“社日”的正题。诗人并未直接描写社日当天的热闹场景,而是选择了社散之后的景象进行描绘。“桑柘影斜”描绘了夕阳西下、树影逐渐拉长的画面,暗示天色已晚。按照古代的习俗,祭祀社神的地方必定会种植树木,这种树被称为“故园乔木”,象征着乡里,因此备受崇拜。其中,桑树和梓树是古人常用的社树种类。诗中的“桑柘”一词紧扣社日的主题,体现了诗人用词的精准与艺术匠心。同时,村中种植“桑柘”也表明当地的养蚕业发展良好。遣词造句中蕴含着诗人的巧妙构思。春社结束后,人群逐渐散去,村中到处可以看到喝得醉醺醺的村民,被家人或邻里搀扶着回家。“家家”一词是夸张的表达,突出了村民醉酒的普遍现象。诗人并未直接描写社日的热闹与欢乐,而是通过社散之后的宁静场景来表现社日的盛况,这种手法颇为独特。这种写法具有很强的暗示性,读者通过这一尾声,可以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社日当天的热闹与欢乐。而“醉人”这一细节,更让人联想到村民们在观社时的欢欣鼓舞、开怀畅饮的情景,而这种喜悦之情又与丰收的喜悦密不可分。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没有直接描写社日的热闹场面,而是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以含蓄的方式展现了社日的欢乐景象。这种以少胜多的表现手法,文字虽简洁,却蕴含丰富的内容,与绝句短小精悍的体裁相得益彰,让人读后感到余味悠长。当然,在封建时代,农民的生活通常不会像诗中描写的这样富足安乐,诗人对农家生活的描绘带有一定的理想化色彩,类似于“世外桃源”式的美化。然而也应看到,在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的年份,农民在节日里自然会感到愉悦欢欣。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赞美与对农民的深切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农圃家风,渔樵乐事,唐人绝句模写精矣。余摘十首题壁间……张演(按本诗作者一作张演)云:“鹅湖山下稻梁肥……”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 周弼为实接体。周敬曰:衢谣壤歌,点缀太平景象如画。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极村朴中传出太平风景。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 画出山村社日风景。

清李锳撰、李兆元补《诗法易简录》

# (《社日》、《古意》)以下皆是名篇,而不能指其佳处。

清王闿运《王闿运手批唐诗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元稹《一字至七字诗·茶》

下一篇:唐·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