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落双雕血尚新":猎人已经把成双的雕射下来了,雕被射后流出的血还很新鲜呢,
# 新:新鲜。
"鸣鞭走马又翻身":而猎人又挥起了响鞭催马并转身拉弓瞄准了天空中的飞雁。
"凭君莫射南来雁":这时诗人请求猎人不要射那从南方飞来的雁,
# 雁:大雁。,莫:不要。
"恐有家书寄远人":恐怕有家书寄给出远门的人。
# 恐:恐怕。
晚唐杰出诗人
杜牧(803~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又称“杜樊川”。大和进士,官终中书舍人。杜牧的诗文,多指陈讽谕时政。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诗作风格独特,既风华流美而又俊爽疏朗,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文以《阿房宫赋》最为著名。代表作品有《清明》《山行》《题乌江亭》《泊秦淮》等。著有《樊川文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即景抒情诗。描绘了猎骑成功射落双雕后意气风发的场景,又通过“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表达出对游子思乡之情的细腻关怀,借劝诫猎骑的举动,展现出一种充满人文温情的意境。
2. 写作手法
白描:“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诗人用简洁质朴的语言,不加雕琢地勾勒出猎骑刚刚射落双雕,便又挥鞭纵马继续追逐的矫健身姿,使画面跃然纸上。联想:由眼前的狩猎场景,联想到南飞大雁可能身负游子家书,进而发出“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的劝诫,拓展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深度。
3. 分段赏析
“已落双雕血尚新”:“落”字生动展现双雕被射落的瞬间,“血尚新”强调时间之近,凸显猎骑射术的精湛,营造出一种紧张又充满力量感的氛围。“鸣鞭走马又翻身”:“鸣鞭”“走马”“翻身”一系列动作,将猎骑的矫健身姿和敏捷动作刻画得淋漓尽致,展现出其意气风发、勇猛矫健的形象。“凭君莫射南来雁”:“凭君”以劝诫语气,自然引出下文,“莫射”明确态度,为情感表达做铺垫,体现诗人的人文关怀。“恐有家书寄远人”:“恐”字流露出担忧之情,点明劝止射雁的原因,将大雁与游子家书联系起来,含蓄地表达出对游子思乡之情的体谅,使诗歌充满温情。
上一篇:唐·尹鹗《金浮图》
下一篇:唐·韩愈《答张十一功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