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ī
èr
shǒu

朝代:唐作者:王梵志浏览量:1
yǒu
fāng
biàn
便
jià
zhí
bǎi
liàn
xiāng
cháng
ruò
zhì
xiàn
rén
kuà
huí
dān
chái
hàn
xīn
xià
jiào
xiē

译文

我有一个处世的法宝,它的价值堪比百匹白色的熟绢。就是与人打架就服气自己的弱小,就是至死也不去县衙里告状。别人骑着一匹大马,独独我一个人坐头小驴。回头看到了挑柴的汉子,心里立刻好受了许多。

逐句剖析

"我有一方便":我有一个处世的法宝,

# 方便:宝贝。这里指通俗的道理。

"价值百匹练":它的价值堪比百匹白色的熟绢。

# 练:白色的熟绢。,百匹:概数,极言其多。

"相打长伏弱":就是与人打架就服气自己的弱小,

# 伏弱:服软。伏:即“服”,服气,甘愿。,相打:相互殴打,打架之意。

"至死不入县":就是至死也不去县衙里告状。

# 县:县衙门(指告状)。

"他人骑大马":别人骑着一匹大马,

"我独跨驴子":独独我一个人坐头小驴。

# 跨:横跨,乘坐。,独:单独一人。

"回顾担柴汉":回头看到了挑柴的汉子,

# 汉:男子的俗称。,担:用肩膀挑。,回顾:回头看。

"心下较些子":心里立刻好受了许多。

# 较些子:差不多,过得去。些子,一点儿,少许。,心下:心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诗二首》是唐代王梵志所作的一组五言绝句。主题围绕平凡小人物的生活处世哲学展开,第一首以小人物口吻自夸与世无争、息事宁人的法则,刻画出甘居弱小形象;第二首通过骑驴者与骑大马者、担柴汉的比较,展现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复杂心理。运用形象塑造突出人物性格,借助对比呈现人物心态。第一首着重塑造怕事求安稳的小人物,第二首细腻描绘骑驴者心理变化。作品以质朴直白的风格,通过具体生活场景与人物心态的刻画,生动展现小人物生活状态与处世之道,以形象化方式蕴含劝世意味,体现诗人对小人物的欣赏与同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初唐诗僧

王梵志(590?~660?),初唐诗僧。原名梵天,卫州黎阳(今河南浚县)人。其诗多宣扬佛教思想,部分杂有儒家道德观念,亦有讽刺世态人情、揭露现实矛盾、反映民生疾苦之作。其诗风平易浅显,多用俗语俚词,时带诙谐幽默之趣,常寓生活哲理于嘲谐戏谑之间,寄嘻笑怒骂于琐事常谈之中。存诗约四百首,今人有校注本多种,以项楚《王梵志诗校注》为通行。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诗二首》由王梵志创作。王梵志生于隋末,后家道中落,50多岁时过着四处募化求斋、漂泊不定的流浪生活。在此期间,他迎来诗歌创作高潮,这组诗便创作于此时,或是基于其对底层生活的深刻体验,以诗展现小人物的处世之道与生活心态。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五言绝句,也是一组反映生活题材的诗。第一首诗描绘了一个小人物自夸其与世无争、息事宁人的处世法则,刻画出甘居弱小的小人物形象;第二首诗体现了骑驴者与“骑大马”者和“担柴汉”比较后,比上不足的不满与比下有余的自得心理,表达了诗人对平凡小人物生活状态及处世哲学的呈现与思考,同时蕴含劝世意味。

2. 写作手法

对比:“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将骑大马者、骑驴者、担柴汉平列,突出骑驴者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矛盾心理。以小见大:从日常生活“相打”“骑驴”等小事入手,反映世人普遍行为和心理,引发思考与反省。

3. 分段赏析

“我有一方便,价值百匹练”两句是开篇自述处世哲学。以“方便”暗指处世之道,“百匹练”的夸张比喻既凸显其珍视,又暗示价值虚妄。用物质衡量抽象概念形成反讽,折射出说话者以卑微身份自夸的矛盾心理,为后文“不争”哲学埋下伏笔。“相打长伏弱,至死不入县”两句具象化处世准则。连用“伏弱”“不入县”两个行为动词,通过极端退让的生存策略,勾勒出封建时代底层民众面对压迫的畸形妥协。被动语态“长伏”与决绝表态“至死”形成张力,揭露所谓“方便”实为无力反抗的苦涩自嘲。“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两句构建戏剧冲突。以“大马”与“驴子”的意象反差,浓缩社会贫富悬殊的尖锐对立。“独”字既显孤寂又藏酸意,三组交通工具的并置形成视觉化对比,在静默中爆发对阶层固化的无声控诉。“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两句完成心理转折。通过“回顾”动作将视线从横向比较转向纵向俯视,以更底层者的苦难获得畸形心理平衡。“较些子”的市井口语,把道德困境变成一种黑色幽默的表达,这样一来,就能看到在中庸哲学的影响下,那种自我安慰的机制已经变得扭曲了。全诗以白描手法呈现四重镜像:首句自诩智慧实为愚昧,次句标榜隐忍实为懦弱,三句横向对比激发焦虑,末句纵向比较完成自欺。四个生活切片构成微型浮世绘,用“骑驴—跨驴”的动态定格,这首诗把中唐时期市井百姓的生活状态,提炼成了一个蕴含着永恒意义的生存寓言,能让人看到当时生活的复杂与无奈。

4. 作品点评

《诗二首》是王梵志极具特色的作品,虽在封建正统派眼中难登大雅之堂,但具有独特文学价值。其以幽默诙谐之笔勾勒世态人情,采用第一人称口吻,如戏曲“道白”般生动展现人物心理与处世之道。通过“相打长伏弱”等具体言行刻画甘居弱小者形象,借“骑大马”“跨驴子”“担柴汉”的对比呈现世人常见心理状态。诗风质朴自然,从日常生活取材,真实典型。此诗可作劝世与讽刺等多元解读,以形象化而非枯燥说教方式传递道理,留给读者广阔思考空间,笔调犀利的幽默风格,使其在文学艺术上别具一格,比直白讽刺之作更耐人寻味。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段成式《游长安诸寺联句·永安坊永寿寺·闲中好》

下一篇:唐·杜荀鹤《秋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