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huáng
bié
jià
wǎng
kāi
zhōu

朝代:明作者:李攀龙浏览量:3
xián
bēi
zuó
xià
yún
guò
chóu
xiàng
yān
shān
sòng
xià
shī
míng
zhū
shǎo
tiān
huàn
zuǒ
qiān
duō
rén
jiā
yáng
shù
qiū
fēng
yǒu
qián
dāo
zèng
kāi
zhōu
bié
jià
cuō
tuó

译文

昨日还一起饮酒,时光如夏云般流逝,忧愁地在燕山送别你出行。你在吴下的诗名,众兄弟中少有可比,在天涯各地为官,却多是被贬谪的经历。在黎阳,夜里雨打人家旁的树木,你在秋风中渡过瓠子河。自然有像吕虔刀一样的美好赠物(鼓励),你到开州任别驾怎会虚度时光。

逐句剖析

"衔杯昨日夏云过":昨日还一起饮酒,时光如夏云般流逝,

# 夏云过:指夏天已经过去。,衔杯:指饮酒。衔:含。

"愁向燕山送玉珂":忧愁地在燕山送别你出行。

# 玉珂:本指马勒上的饰品,此借指将上马出行的皇甫访。,燕山:山名,在河北北部。这里指送别地。

"吴下诗名诸弟少":你在吴下的诗名,众兄弟中少有可比,

# 诸弟:指黄甫四兄弟。,吴下:指苏州。

"天涯宦迹左迁多":在天涯各地为官,却多是被贬谪的经历。

# 左迁:贬官。,天涯:极远之地,这里指开州。

"人家夜雨黎阳树":在黎阳,夜里雨打人家旁的树木,

# 人家夜雨黎阳树:“人家”二句:写皇甫汸行经之地景物。黎阳:古县名,故城在今河南浚县东北。

"客渡秋风瓠子河":你在秋风中渡过瓠子河。

# 瓠子河:在今河南濮阳县南。

"自有吕虔刀可赠":自然有像吕虔刀一样的美好赠物(鼓励),

# 自有吕虔刀可赠:“自有”二句:三国魏徐州刺史吕虔有佩刀,相士说佩此刀者可作三公,吕虔即以赠别驾王祥,后果登高位。王祥临终又以此刀赠王览。这两句谓皇甫汸会有腾达的机会,不会在开州同知谪任上久困的。

"开州别驾岂蹉跎":你到开州任别驾怎会虚度时光。

# 蹉跎:失时,虚度岁月。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皇甫别驾往开州》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一首七言律诗。在谋篇布局上颇具匠心。首联开篇点题,巧妙点明送别时节与对象,为全诗奠定叙事基调;颔联以一赞一慰之笔,举重若轻地处理才人遭贬之事,尽显诗人豁达胸襟;颈联则驰骋想象,勾勒出友人旅途的艰辛困顿与周遭的萧瑟凄凉,使情感表达更为深沉;尾联援引吕虔赠刀典故,饱含期许地勉励友人,坚信其必能东山再起,勿负光阴。整首诗气势雄浑,辞藻优美,字里行间虽流露出对皇甫别驾贬谪的惋惜之情,却更多地传递出真挚的安慰与坚定的鼓励,展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代文学家

李攀龙(1514~1570),明代文学家。字于鳞,号沧溟,山东历城(今济南)人。嘉靖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他与王世贞同为“后七子”代表作家。李攀龙的各体诗中,以七律和七绝较优。其七律高华矜贵,俊洁响亮,格调、风韵不让唐人;七绝学习中晚唐,大量用典。代表作品有《塞上曲送元美》《送子相归广陵》《初春元美席上赠茂秦得关字》等。著有《沧溟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送皇甫别驾往开州》创作时间大致介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至嘉靖三十一年(1552)之间,彼时诗人正任职京城。恰逢友人皇甫别驾被贬,将赴开州任同知之职,诗人特为其设宴饯行,并以诗相赠,借文字寄托惜别与慰藉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送别诗。描绘了诗人在燕山送别友人皇甫别驾,忆及昨日饮酒,感慨友人诗名高却遭左迁。通过想象友人途中经黎阳遇夜雨、渡瓠子河逢秋风之景,最后用吕虔刀典故,表达对友人的惜别与安慰,鼓励友人在开州勿蹉跎。

2. 写作手法

用典:“自有吕虔刀可赠,开州别驾岂蹉跎”,运用吕虔赠刀给王祥,王祥后来显达的典故,意在安慰友人,相信其到开州后不会虚度时光,会有一番作为。借景抒情:“人家夜雨黎阳树,客渡秋风瓠子河”。诗人通过想象皇甫汸渡黄河,经黎阳,过瓠子口时的景象,描绘了一幅秋雨夜打黎阳树,秋风萧瑟渡客船的画面。“夜雨”和“秋风”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黎阳树”和“瓠子河”则点明了友人旅途的经过之地,陌生的“人家”和“客渡”更增添了漂泊之感和孤独之情。

3. 分段赏析

“衔杯昨日夏云过,愁向燕山送玉珂”这两句诗紧扣“送别”主题,借“昨夜衔杯欢聚”与“今朝燕山送别”的今昔对照,生动展现出二人情谊之深厚。首句“夏云”点明时令,不仅与后文“秋风”“夜雨”形成时空呼应,更在季节流转中增添了离别的惆怅氛围;次句着一“愁”字,将不舍之情表露无遗。“吴下诗名诸弟少,天涯宦迹左迁多”则精准概括了皇甫汸的人生境遇。诗人以看似轻松的笔触,勾勒出友人诗名远扬却仕途坎坷的反差。这种举重若轻的表达,实则暗含对友人的宽慰之意,希望以自己的豁达态度,缓解其被贬谪的怨愤,字里行间满是深情厚谊。据王世贞在《皇甫百泉序》中记载,“嘉靖年间擅诗名者,以皇甫氏为最;皇甫四兄弟中,又以子循先生(皇甫汸)尤为突出”,这正应了“诸弟少”的说法;而皇甫汸先被贬为黄州推官,后又贬为开州同知,仕途屡遭贬谪,恰合“左迁多”的描述。诗句既贴合实际,用词又工整典雅,尽显诗歌的精妙。“人家夜雨黎阳树,客渡秋风瓠子河”,诗人通过“夜雨黎阳”“秋风瓠子”的意象,巧妙勾勒出皇甫汸赴任开州途中的必经之地与抵达时节。不同于前文直抒胸臆,此处以细腻笔触延展“愁”绪,用俊美的辞藻、工整的对仗,在清浅笔墨中暗藏深沉情思,营造出悠远意境。诗句中“人家”与“客渡”、“夜雨”与“秋风”、“黎阳树”与“瓠子河”两两相对,将人、景、物熔铸为一幅层次丰富的动态画卷,既有空间的开阔感,又饱含旅途的漂泊之思。而“人家”“客渡”所暗示的陌生异乡,更衬托出孤身远行的寂寥,以景传情,雄浑中见苍凉。收尾处“自有吕虔刀可赠,开州别驾岂蹉跎”笔锋陡转,诗人援引“吕虔刀”典故,以激昂语调宽慰友人:前路自有贵人相助,终能否极泰来、大展抱负,不必为当下贬谪而自暴自弃。这一用典精准契合情境,一扫此前困顿失意的阴霾,突破传统送别诗的感伤窠臼,以铿锵有力的励志之语收束全诗,余韵悠长。

4. 作品点评

从谋篇布局而言,《送皇甫别驾往开州》虽遵循送别诗常见的“点题起兴—宽慰赠言—描摹行程—展望寄望”的传统架构,却因诗人与皇甫汸深厚的情谊,字里行间浸润着真挚情感。全诗行文如江河奔涌,一气呵成,笔力遒劲雄浑,在古典送别诗的范式中展现出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情感的浓烈与笔触的豪迈跃然纸上。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济南论七律云:“王维、李颀颇臻其妙。”读此数篇,知得力有由。

清沈德潜《明诗别裁集》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陆容《满江红·咏竹》

下一篇:明·林敏《天王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