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ōng
zhì
tuó

朝代:明作者:江盈科浏览量:3
yǒu
rén
méi
néng
zhì
bèi
tuó
yuē
:“
:“
gōng
zhě
xiā
zhě
huán
zhě
ruò
yán
zhì
zhāo
zhì
ér
shǐ
。”
。”
rén
xìn
yān
shǐ
使
zhì
tuó
nǎi
suǒ
bǎn
èr
piàn
zhì
xià
tuó
zhě
shàng
yòu
yān
yòu
jiàn
zhī
tuó
zhě
suí
zhí
suí
zhū
guān
rén
yuē
:“
:“
zhì
tuó
dàn
guǎn
rén
zhí
guǎn
rén
。”
。”
jīn
zhī
wéi
guān
dàn
guǎn
qián
liáng
shōu
guǎn
bǎi
xìng
zāi

译文

从前有个医生,自己夸耀自己能治驼背,他说:“背弯得像弓一样的人、像虾一样的人、像环一样的人,如果请我去医治,保管早上治傍晚就像箭一样笔直了。”有个人相信了他,就让这个医生给他治驼背。医生要来两块门板,把一块放在地上,叫驼背人趴在上面,又用另一块压在上面,然后到门板上践踏。驼背人的背很快就弄直了,但人马上就死了。那人的儿子想要到官府去告状。医生说:“我治驼背,只管让人挺直,不管人死。”哎!今天当官的人,只管收钱收粮食,不管百姓死活,又何尝不像这个治疗驼背的医生呢!

逐句剖析

"昔有医人":从前有个医生,

# 昔:以前。

"自媒能治背驼":自己夸耀自己能治驼背,

# 媒:介绍,夸耀。

"曰":他说:“

"如弓者、":背弯得像弓一样的人、

"如虾者、":像虾一样的人、

"如曲环者":像环一样的人,

# 如曲环:一作如环。圆环。

"若延吾治":如果请我去医治,

# 延:请,邀请。

"可朝治而夕如矢矣":保管早上治傍晚就像箭一样笔直了。”

# 矢:箭。这里是像箭一样直的意思。

"一人信焉":有个人相信了他,

# 信:相信。

"使治曲驼":就让这个医生给他治驼背。

# 使:让。

"乃索板二片":医生要来两块门板,

# 索:索要、要来。

"以一置地下":把一块放在地上,

# 置:安放。,以:把。

"卧驼者其上":叫驼背人趴在上面,

"又以一压焉":又用另一块压在上面,

# 焉:语气词,“于之”,在驼背上面。

"又践之":然后到门板上践踏。

# 又践之:一作而即屣焉。屣:鞋子。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用脚践踏。践:践踏。

"驼者随直":驼背人的背很快就弄直了,

# 直:笔直。

"亦随死":但人马上就死了。

# 亦随死:一作亦复随死。亦:也。

"其子欲诉诸官":那人的儿子想要到官府去告状。

# 诸:兼词,之于。,欲:想要。

"医人曰":医生说:“

"我业治驼":我治驼背,

# 业:职业。

"但管人直":只管让人挺直,

# 但:只。

"不管人死":不管人死。”

"呜呼":哎!

"今之为官":今天当官的人,

# 为:做。

"但管钱粮收":只管收钱收粮食,

"不管百姓死":不管百姓死活,

"何异于此医也哉":又何尝不像这个治疗驼背的医生呢!

# 何异于此医也哉:与这个医生有什么不同呢?异: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庸医治驼》是明代江盈科所作的一则寓言故事,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个自我吹嘘能治愈驼背的医生形象。借由这位医生的所作所为,深刻地影射出部分官员在其位却不谋其职,对民众疾苦冷漠无视的现象,促使人们对责任与担当展开深入思考。文章蕴含着深刻道理:行事不能仅关注主观上的出发点,更需重视客观所达成的实际效果。若不然,极有可能事与愿违,把事情弄得更糟。同时也清晰地表明,仅有美好的愿景远远不够,还必须辅之以科学且行之有效的举措,如此才能从根源上真正解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代文学家

江盈科(1553~1605),明代文学家。字进之,号绿萝山人,桃源(今属湖南)人。万历进士,历任长洲知县、大理寺正、户部员外郎、四川提学副使等职。江盈科是明朝晚期文坛“公安派”的重要成员之一。在文学上,他反对拟古,强调诗文创作中应抒发个人的真性情,倡“元神活泼”说。其诗推宗白居易、苏轼,不拘格调,不避俚俗。有《雪涛阁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本文源自江盈科所著的《雪涛小说》。江盈科乃明代颇具才情的文学家,在小品文创作领域造诣非凡。他的作品,诸如《雪涛小说》《谈丛》《谈言》《闻纪》《谐史》这五种,风格独特。行文间,传奇与诙谐元素信手拈来,毫无雕琢痕迹,全然是独抒性灵之作,妙趣横生。晚明时期,社会局势动荡,危机四伏,江盈科心怀忧国忧民之情,常将这份深切的关怀,通过笔端清晰地呈现于作品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则讽刺的寓言故事,患者面对庸医天花乱坠的吹嘘,竟轻易将自己的性命托付,实在可笑至极。作者借这个故事,表达了对这种不负责行为的批判,警示人们办事不能只讲主观臆想,更要注重实际产生的客观效果。

2. 分段赏析

仅有美好的愿望,而缺乏科学有效的措施,往往难以达成目标。就像寓言里的庸医,对外宣称专治驼背,信誓旦旦地保证经他医治的病人皆能康复。然而,他所采用的治疗手段,竟是用两块木板夹住病人,然后让人在木板上踩踏。这种方式显然违背科学常理,绝非合理的治疗之法。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单位年初时都会向职工描绘年度目标,勾勒出美好的发展蓝图。例如,不少单位会提出改善职工生活、提升福利待遇的愿景,这本是深得职工人心的好事。但倘若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不遵循正规途径与科学方法,就如同寓言中的庸医一般,空有良好初衷,却可能事与愿违。寓言中的庸医将病人治死,面对驼背者儿子的质问,竟辩称:“我只负责把驼背弄直,哪管他的死活!”此言论暴露出他顾此失彼、轻重不分、本末倒置的严重错误。在治驼背与救性命这两个关键问题上,他错误地选择了相对次要的前者,却忽略了更为重要的“性命”,最终导致了活人被治死的悲剧。在日常工作里,我们时常需要整治各类不良现象,诸如职工上班纪律松散、工作积极性欠佳、违反操作规程等。在制定管理措施或相关政策时,务必全面考量其实施后可能产生的后果。切不可为了解决当前问题,却引发更为棘手的新问题。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一旦察觉到操作出现偏差,或是因政策、措施本身存在缺陷,就必须即刻予以纠正,以防造成严重后果。设想一下,倘若寓言中的医生在听到病人呼救时,能够及时停止错误操作,病人便不至于丢了性命。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唐寅《牡丹图》

下一篇:明·唐寅《牡丹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