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
jiāo

朝代:明作者:杨慎浏览量:3
gāo
tián
lóu
píng
tián
bái
fēi
lái
diǎn
yāng
zhēn
绿

译文

山坡上的畦田就像楼梯一样,上下平地上的畦田就像棋盘。忽然白鹭飞到水稻田中来,在一片绿色的秧苗上点上了白点。

逐句剖析

"高田如楼梯":山坡上的畦田就像楼梯一样,

# 高田:沿着山坡开辟的田畦,又叫梯田。

"平田如棋局":上下平地上的畦田就像棋盘。

# 棋局:象棋盘。,平田:指山下平地上的田块。

"白鹭忽飞来":忽然白鹭飞到水稻田中来,

# 鹭:一种长颈尖嘴的水鸟,常在河湖边、水田、沼泽地捕食鱼虾。

"点破秧针绿":在一片绿色的秧苗上点上了白点。

# 秧针:水稻始生的秧苗。,点破:打破了。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出郊》是一首五言绝句,开篇以楼梯、棋盘为喻,描绘水田的独特形态,展现出规整有序的美感,既勾勒高田层叠如梯的壮观,又呈现平田纵横似棋的开阔。后两句聚焦葱郁的秧田,一只白鹭突然掠过,为单调的绿意增添灵动生气,使静态画面顿显动态之美。诗人以独特视角捕捉南方山乡水田的灵秀与富庶,全诗以诗入画,动静结合,将春日郊野的田园风光描绘得如诗似画,令人赏心悦目。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朝三大才子”之一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学者。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正德状元及第,授官翰林院修撰。因“大礼议”事件被杖责罢官,谪戍云南永昌卫。卒于戍所,追谥文献。杨慎学识广博,与解缙、徐渭有“明朝三大才子”之称。工诗文,善词曲。他的诗歌多取法六朝,风格秀美秾丽,推崇含蓄蕴藉,于明代独立门户。王世贞称杨慎为“词家功臣”,认为升庵词“好用六朝丽事,似近而远”。其散曲富有才情,俊逸华丽。代表作品有《江陵别内》《春兴》《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等。著有《升庵集》,另有杂著《升庵外集》,又有词曲《升庵长短句》《陶情乐府》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公元1524年(嘉靖三年),因“大礼议”事件,杨慎被贬到云南永昌卫,在云南居住30余年,此诗便写于杨慎被贬期间。诗人一方面远离朝堂的争斗,享受宁静的乡间生活;另一方面,在一片绿色的田野,诗人看到白鹭飞来,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便写下了这首诗歌。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谪居田园诗。全诗以“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的俯瞰视角,勾勒滇南山乡梯田的几何之美,借“白鹭点破秧针绿”的动态瞬间,在静穆的春耕图中注入生命律动。此诗通过诗人的视角,勾勒描绘了南方山乡水田的优美富庶,诗中有画,静中有动,最后一句尤为点睛之笔,将春日郊外的田畴景色写的秀丽如画,美不胜收。

2. 写作手法

以动衬静:白鹭的破绿瞬间,"白鹭忽飞来"以飞鸟的动态,反衬水田的静谧——翅尖划破秧苗的绿毯,鸣声惊醒春耕的岑寂,属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异代回响,却多了农耕场景的生命跃动。比喻:诗中“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把高田比作楼梯,将平田比作棋盘。用人们熟悉的楼梯和棋盘来形容田地的形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高田层层叠叠、平田整齐有序的特点,给人以直观、鲜明的视觉感受,让读者更清晰地想象出南方山乡水田的壮观景象。对比:诗中描绘了绿色的秧苗和白色的白鹭,“绿”与“白”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绿色代表着生机与希望,是春日秧苗的颜色;白色的白鹭则在绿色的背景中显得格外醒目,色彩的强烈反差,不仅使画面更加绚丽多彩,也突出了白鹭的灵动,增强了诗歌的视觉效果。

3. 分段赏析

前两句“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诗人别具匠心地描绘了水田的独特形态。他将高田比作楼梯,把平田喻为棋盘,尽显规整有序之美。从诗人的视角来看,仰视高田,其层层叠叠,状若楼梯;俯视平田,纵横交错,恰似棋盘。那整齐排列的田畦,生机勃勃的秧苗,展现出一片繁荣景象。诗人通过巧妙变换观察视角和所处位置,生动呈现出不同方位田野的别样景致。而后两句“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画面陡然一转。在大片葱郁的绿色秧田之中,一只白鹭突然闯入。这只白鹭宛如灵动的精灵,为原本静谧的画面注入了活力,瞬间点亮了整个场景。这一创作灵感显然化用了“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境,以“万绿苗中一点白”营造出令人称奇的视觉效果。其中,“点破”二字堪称神来之笔,如同画龙点睛,瞬间升华了整首诗的意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这首五言绝句描绘了郊外田野优美如画的景色。

现代周青云《历代诗词曲精选》

# 古代诗人、画家常以鹭鸶喻乡思情绪,白鹭飞来,打破心田平静,这是诗人浓郁思乡之情的写照。

现代傅璇琮《金元明清诗词》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下一篇:明·于谦《咏石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