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芳春":赏玩芳春时节,
"暖风飘箔":暖风轻拂帷幔。
# 箔:帘。
"莺啼绿树":莺鸟啼鸣绿树,
"轻烟笼晚阁":轻烟笼罩傍晚楼阁。
"杏桃红":杏花桃花红艳,
"开繁萼":绽放繁密花萼。
"灵和殿":灵和殿前,
# 灵和殿:“灵和”三句:齐武帝萧赜曾植柳于灵和殿前,其柳枝条甚长,状如丝缕。
"禁柳千行斜":禁苑柳树成行倾斜,
"金丝络":枝条如金色丝线交织。
"夏云多":夏日云层厚重,
"奇峰如削":形状奇特如刀削斧凿。
"纨扇动微凉":纨扇轻摇生出微凉,
# 纨扇:细绢制成的团扇。
"轻绡薄":轻薄纱衣随风飘动。
"梅雨霁":梅雨停歇,
"火云烁":火红云霞灼灼闪耀。
"临水槛":倚靠水边栏杆,
"永日逃繁暑":整日躲避酷暑烦扰,
"泛觥酌":举杯畅饮。
"露华浓":露水浓重浸润,
"冷高梧":梧桐高耸生凉。
"凋万叶":万片黄叶凋零,
# 凋:一作彫。
"一霎晚风":刹那间晚风骤起。
"蝉声新雨歇":蝉鸣声中新雨初歇,
"惜惜此光阴":珍惜此刻光阴,
"如流水":如同流水匆匆,
"东篱菊残时":东篱菊花残败时节,
# 东篱菊:语出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叹萧索":徒然叹息萧瑟凋零。
"繁阴积":浓荫渐积,
"岁时暮":年岁已至暮晚。
"景难留":美景难再停留,
"不觉朱颜失却":不知不觉容颜衰老失去光彩。
"好容光":美好容光尚存,
"且且须呼宾友":应当立即呼唤宾客友人。
# 且且:一作旦旦。
"西园长宵":西园彻夜欢宴,
# 西园: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在邺都的西园与文学侍从之臣游宴,此处借指游宴。
"宴云谣":吟唱云间歌谣。
# 云谣:白云谣。相传穆天子与西王母宴饮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作白云谣。,宴:乐。
"歌皓齿":笑语欢歌,
"且行乐":暂且尽情行乐。
五代后唐开国皇帝
李存勖(勗)(885~926),即“后唐庄宗”,五代后唐开国皇帝。小名亚子,沙陀部人。他是晋王李克用之子,后梁龙德三年称帝,建都洛阳,国号为唐,历史上称为后唐。定鼎中原后,李存勖又兼并蜀地。但他在统治期间,不仅重新启用宦官,而且开始任用伶官,导致朝政紊乱。最终,导致了成德节度使李嗣源的叛乱。李存勖英勇善战,又多才多艺,在音乐、诗词方面皆有所长。他自幼就喜欢歌舞杂剧,洞晓音律,能自度曲。他做了皇帝以后,与宠信的伶人同台演出,亲自装扮剧中的人物,还为自己取了一个艺名“李天下”。《尊前集》收录有李存勖的四首词作:《一叶落》《歌头》《阳台梦·薄罗衫子金泥凤》《忆仙姿·曾宴桃源深洞》。
1. 分段赏析
“赏芳春,暖风飘箔。”此句以“芳春”点明季节,通过“暖风飘箔”的视觉与触觉描写,展现春日暖阳下帘箔轻扬的动态美感,奠定了全词明丽的基调。“莺啼绿树,轻烟笼晚阁。”以听觉(莺啼)与视觉(轻烟)结合,勾勒出绿树葱茏、暮烟缭绕的静谧画面,暗含时光流逝的闲适意趣。“杏桃红,开繁萼。”直写杏花、桃花盛放之态,“繁萼”强调花朵繁密,色彩明艳,凸显春日的蓬勃生机。“灵和殿,禁柳千行斜,金丝络。”由自然景物转向宫廷建筑,“禁柳千行斜”以柳枝低垂的姿态暗示宫廷的华美秩序,“金丝络”则赋予柳条以贵重质感,暗含对宫廷生活的铺陈。“夏云多,奇峰如削。纨扇动微凉,轻绡薄。”此四句转写夏景,“奇峰如削”以夸张手法突出山势险峻,“纨扇”“轻绡”则通过触觉细节表现夏日的清凉,形成冷暖对比。“梅雨霁,火云烁。临水槛,永日逃繁暑,泛觥酌。”以“梅雨霁”与“火云烁”的天气变化展现季节过渡,“泛觥酌”直述避暑宴饮之乐,呼应及时行乐的主题。“露华浓,冷高梧。凋万叶,一霎晚风。”秋意渐浓,“露华浓”与“冷高梧”渲染清冷氛围,“凋万叶”以落叶意象暗示时光易逝,情感由夏日的欢愉转向萧瑟。“蝉声新雨歇,惜惜此光阴,如流水。”借“蝉声”“新雨”点明初秋,“惜光阴如流水”直抒对韶华易逝的感慨,情感基调陡转沉郁。“繁阴积,岁时暮。景难留,不觉朱颜失却。”以“繁阴积”与“岁时暮”强化秋景的凝滞感,“朱颜失却”直指容颜衰老,深化人生无常的喟叹。“好容光,且且须呼宾友。西园长宵,宴云谣。歌皓齿,且行乐。”结尾连用“呼宾友”“宴云谣”“歌皓齿”等动作,以宴饮歌舞的狂欢场景回应前文的悲凉,体现“及时行乐”的创作意图。
上一篇:唐·李昂《宫中题》
下一篇:唐·白居易《听歌六绝句·离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