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áng
tái
mèng
·
·
luó
shān
jīn
fèng

朝代:唐作者:李存勖浏览量:1
luó
shān
jīn
fèng
kùn
xiān
yāo
qiè
zhū
zhòng
xiào
yíng
xiǎo
lán
cóng
duǒ
jīn
qiào
fèng
jiāo
duō
qíng
xiū
tóng
xīn
niǎn
nòng
chǔ
tiān
yún
què
xiāng
yòu
yáng
tái
mèng

译文

薄薄的罗衫用金线缝边,纤细的腰肢仿佛承受不住这轻衣的重量。微笑着移步走向小兰丛,头上金翘玉凤的首饰随之摆动。娇柔多情眼神含情脉脉,羞涩地摆弄着同心结。像楚王与神女在云雨中相和,又进入了阳台幽会的梦境。

逐句剖析

"薄罗衫子金泥缝":薄薄的罗衫用金线缝边,

# 金泥缝:缝:一作凤。金泥凤:这里指罗衫的花色点缀。

"困纤腰怯铢衣重":纤细的腰肢仿佛承受不住这轻衣的重量。

# 铢衣:衣之至轻者。多指舞衫。衣:一作玉。

"笑迎移步小兰丛":微笑着移步走向小兰丛,

"亸金翘玉凤":头上金翘玉凤的首饰随之摆动。

# 金翘玉凤:皆古代妇女的首饰。,亸:下垂摇曳的样子。

"娇多情脉脉":娇柔多情眼神含情脉脉,

"羞把同心撚弄":羞涩地摆弄着同心结。

# 撚:一作捻。,同心:即古代男女表示爱情的“同心结”。

"楚天云雨却相和":像楚王与神女在云雨中相和,

# 楚天云雨:借用楚襄王与巫山神女的典故,指男女欢爱。

"又入阳台梦":又进入了阳台幽会的梦境。

# 阳台梦:指男女欢会的梦境。出自宋玉《高唐赋序》:楚襄王尝游高唐,梦一妇人来会,自云巫山之女,在“高台之下”。旧时因称男女欢会之所为“阳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阳台梦·薄罗衫子金泥凤》是后唐李存勖创作的词作。全词围绕女子的服饰与体态展开描写,借“薄罗衫子”“金翘玉凤”等细腻细节,勾勒出人物的娇羞之态,又以“同心捻弄”隐晦暗示男女两情相悦。词的结尾化用宋玉《高唐赋》里楚王与巫山神女相遇的典故,凭借“楚天云雨”“阳台梦”的意象,寄托对爱情的憧憬。作品语言轻柔婉转、秀丽动人,融合了五代词风柔媚含蓄的风格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五代后唐开国皇帝

李存勖(勗)(885~926),即“后唐庄宗”,五代后唐开国皇帝。小名亚子,沙陀部人。他是晋王李克用之子,后梁龙德三年称帝,建都洛阳,国号为唐,历史上称为后唐。定鼎中原后,李存勖又兼并蜀地。但他在统治期间,不仅重新启用宦官,而且开始任用伶官,导致朝政紊乱。最终,导致了成德节度使李嗣源的叛乱。李存勖英勇善战,又多才多艺,在音乐、诗词方面皆有所长。他自幼就喜欢歌舞杂剧,洞晓音律,能自度曲。他做了皇帝以后,与宠信的伶人同台演出,亲自装扮剧中的人物,还为自己取了一个艺名“李天下”。《尊前集》收录有李存勖的四首词作:《一叶落》《歌头》《阳台梦·薄罗衫子金泥凤》《忆仙姿·曾宴桃源深洞》。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词,也是一首闺情题材的作品。通过对女子服饰、体态的描写,抒发了内心的思慕之情,细腻展现出女子的情思世界,营造出轻柔婉丽的情感氛围。

2. 写作手法

用典:词末“楚天云雨阳台梦”一句,化用宋玉《高唐赋》的典故:楚襄王与巫山神女在阳台相会,神女称“旦为朝云,暮为行雨”。作者借这一典故,以楚王与神女的爱情遇合,寄托自身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将虚幻的典故意象,融入对真挚情感的期许,使爱情向往的表达更具含蓄典雅的韵味。

3. 分段赏析

上片,“薄罗衫子金泥缝,困纤腰怯铢衣重”,描绘女子穿着用金线缝边的薄罗衫,纤细的腰肢仿佛承受不住衣衫之重,从服饰和体态上细腻勾勒出女子的娇弱之态。“笑迎移步小兰丛,亸金翘玉凤”,写女子微笑移步至兰丛间,头上金翘玉凤的首饰随之摆动,生动展现其优雅动人之姿。下片,“娇多情脉脉,羞把同心撚弄”,刻画女子娇羞又含情脉脉的神情,手中摆弄着象征爱情的同心结,将其内心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楚天云雨却相和,又入阳台梦”,借用典故,暗示男女欢会,营造出浪漫而旖旎的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阳台梦》亦庄宗自度曲也。取末三字为名。

唐刘瑞潞《唐五代词钞小笺》

# 庄宗《阳台梦》云:“薄罗衫子金泥凤。”旧本有改“凤”字为“缝”字者。

五代十国孙光宪《北梦琐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杜甫《暮归》

下一篇:唐·孟浩然《洗然弟竹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