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廓秋云薄":天空辽阔,秋天的云朵稀薄,
# 寥廓:天空。
"空庭月影微":空荡荡的庭院里,月亮的影子微弱。
"树寒栖鸟密":寒冷的树上,栖息的鸟儿密集,
"砌冷夜蛩稀":冰冷的台阶下,夜晚的蟋蟀声稀少。
"晓鼓军容肃":清晨的鼓声响起,军队的军容严整,
"疏钟客梦归":稀疏的钟声传来,客居之人的梦被唤醒。
"吟余何所忆":吟诗之后,所回忆起的是什么呢,
# 何所:何处。
"圣主尚宵衣":圣明的君主仍然为国家事务操劳到深夜。
# 宵衣:天未亮即起床穿衣。古人多用以称帝王勤于政事。,圣主:对当时皇帝的尊称。
唐代诗人
李咸用(?~?),唐代诗人。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曾为浙西推官,世称李推官。为人重节操,论交持古道。工诗,尤擅乐府、律诗。其诗远学魏晋至初唐风格,近承中唐张籍、李贺一路,部分作品古调高迈。亦多作律诗,咏物、赠答之作清新警切,能得人情物理。在晚唐诗人中,其属众体兼备者。代表作品有《长歌行》《秋夕》《咏柳》等。著有《披沙集》六卷。
1. 分段赏析
首联:“寥廓秋云薄,空庭月影微。”诗人开篇描绘出一幅秋夜的全景图,天空辽阔,秋云淡薄,空荡荡的庭院里,月影微弱。“寥廓”与“薄”“空庭”与“微”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空旷、清冷的氛围,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颔联:“树寒栖鸟密,砌冷夜蛩稀。”进一步刻画秋夜的细节,寒冷的树木上,鸟儿因畏寒而密集栖息在一起;冰冷的台阶下,夜蛩因秋寒而鸣声稀少。“寒”“冷”二字直接点明秋夜的寒冷,通过鸟和蛩在秋夜的状态,从侧面烘托出秋夜的清冷孤寂,让读者深切感受到环境的萧瑟。颈联:“晓鼓军容肃,疏钟客梦归。”时间从秋夜过渡到清晨,清晨的鼓声响起,显示出军队严整的军容;稀疏的钟声传来,将客居之人从梦中唤醒。这两句从听觉角度描绘清晨的景象,“晓鼓”与“疏钟”的声音打破了秋夜的寂静,同时也暗示了客居之人漂泊的状态,客梦因钟声而归,增添了一份惆怅。尾联:“吟余何所忆,圣主尚宵衣。”诗人在吟诗之后,思绪从个人的客居生活延伸到对国家的关切,想到圣主仍为国家事务操劳至深夜。此句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相联系,使诗歌的主题得到升华,体现出诗人不仅关注自身境遇,更心系国家和君主的高尚情怀。
上一篇:唐·杜甫《江头四咏·栀子》
下一篇:唐·张谓《代北州老翁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