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ǎo
chán

朝代:唐作者:李咸用浏览量:1
mén
liǔ
lián
zhà
wén
wéi
zǎo
chán
yóu
rén
dìng
chù
ěr
gèng
yīng
xiān
zàn
xié
yáng
chóng
yín
yuǎn
àn
yān
qián
nián
xiāng
zhú
fēng
rào
yán

译文

门前的柳树没有连接旷野,忽然听到叫声,原来是早蝉。游人没有固定的地方,这声音传入耳中应该最先被听到。蝉声暂时停歇于斜阳细雨中,又重新吟唱于远处江岸的烟雾里。前年还在湘竹林里,风声激荡围绕着离别的筵席。

逐句剖析

"门柳不连野":门前的柳树没有连接旷野,

"乍闻为早蝉":忽然听到叫声,原来是早蝉。

"游人无定处":游人没有固定的地方,

"入耳更应先":这声音传入耳中应该最先被听到。

"暂默斜阳雨":蝉声暂时停歇于斜阳细雨中,

"重吟远岸烟":又重新吟唱于远处江岸的烟雾里。

"前年湘竹里":前年还在湘竹林里,

"风激绕离筵":风声激荡围绕着离别的筵席。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早蝉》是唐末诗人李咸用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围绕“早蝉”展开,描绘了夏日里早蝉的鸣叫。首联言于门柳处忽闻早蝉声。颔联因游子漂泊,对蝉声尤敏感。颈联写早蝉在斜阳雨歇、远岸烟起时鸣声变化。尾联忆前年湘竹离筵,蝉声绕之,抒漂泊与离别愁绪。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诗人

李咸用(?~?),唐代诗人。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曾为浙西推官,世称李推官。为人重节操,论交持古道。工诗,尤擅乐府、律诗。其诗远学魏晋至初唐风格,近承中唐张籍、李贺一路,部分作品古调高迈。亦多作律诗,咏物、赠答之作清新警切,能得人情物理。在晚唐诗人中,其属众体兼备者。代表作品有《长歌行》《秋夕》《咏柳》等。著有《披沙集》六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门柳不连野,乍闻为早蝉”:点明诗人所处位置在门柳旁,并非在野外,却突然听到早蝉的鸣叫。“乍闻”突出早蝉声的意外出现,引起诗人的注意,也暗示诗人对周围环境变化的敏感,为下文借蝉抒情做铺垫。颔联“游人无定处,入耳更应先”:表明诗人游子身份,因四处漂泊,居无定所,所以对早蝉声更为敏感,觉得它最先传入耳中。此联不仅体现出诗人漂泊的状态,也暗示了漂泊之人内心的孤寂,对周围声音的捕捉成为一种情感寄托。颈联“暂默斜阳雨,重吟远岸烟”:描绘早蝉在斜阳雨中暂时停止鸣叫,而在远岸烟霭中又重新吟唱的情景。通过早蝉在不同环境下的鸣叫变化,营造出一种变幻、朦胧的氛围,同时借景抒情,以斜阳雨、远岸烟的朦胧之景,映衬诗人内心的惆怅与迷茫。尾联“前年湘竹里,风激绕离筵”:由眼前早蝉声引发回忆,想起前年在湘竹环绕的地方,蝉声伴随着风声在离别的筵席周围回荡。将过去的离别场景与当下相联系,进一步深化了诗人漂泊在外的孤独和对往昔离别的伤感,使情感更加深沉。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皎然《步虚词·予因览真诀》

下一篇:唐·杜审言《望春亭侍游应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