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驾非穷途":停下行程并非身处绝境,
# 穷途:无路。,息驾:停车。
"未济岂迷津":还未渡河怎么会迷失方向。
# 迷津:迷失津渡。,济:渡河。
"独立大河上":独自站立在大河之上,
"北风来吹人":北风吹拂着诗人。
"雪霜自兹始":从现在起雪霜就要开始了,
# 兹:这,指冬季。
"草木当更新":草木应当会重新焕发生机。
"严冬不肃杀":严冬如果没有肃杀之气,
# 肃杀:严酷萧瑟的样子。
"何以见阳春":怎么能见到阳春。
# 阳春:温暖的春天。俗亦称阴历十月为小阳春。
中唐时期文学家
吕温(772~811),唐代文学家。字和叔,一字化光,河中(今山西永济)人。贞元进士,又中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累官至刑部郎中。后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被贬道州、衡州刺史,世称吕衡州。其善诗文,文体赡逸,多言当世之务。擅长铭赞,又善政论。亦能诗,间有反映现实、关心民生之作。代表作品有《成皋铭》《三受降城碑铭》《凌烟阁勋臣颂》《张荆州画赞》等。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咏怀诗。诗人通过对冬日蒲津关河亭的景象描写,展现了北风、雪霜等自然元素的肃杀之气,并以“草木当更新”寓意生命的更替与希望。诗中“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更是以自然规律为喻,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豁达态度以及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2. 分段赏析
“息驾非穷途,未济岂迷津”诗人开篇点明自己停下行程并非身处绝境,还未渡河就不会迷失方向。此句体现出诗人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不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展现出一种积极乐观、勇往直前的精神。“独立大河上,北风来吹人”诗人独立于大河之上,感受着北风的吹拂。“独立”一词凸显出诗人的孤独,而“北风来吹人”不仅描绘出环境的寒冷,更衬托出诗人在困境中坚韧不拔的意志,他独自承受着外界的压力,却依然坚定地站立着。“雪霜自兹始,草木当更新”诗人预想到从此时起雪霜将会降临,但同时也坚信草木会在雪霜之后迎来更新。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也暗示着在困境之后必将迎来新的生机和希望,表达了对未来的乐观期许。“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此句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严冬的肃杀是阳春到来的必要条件。诗人认为只有经历了严冬的考验,才能迎来阳春的美好,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愿意在困境中坚守,等待美好未来的到来。
# 钟云:三字警甚,感甚(“雪霜”句下)。
明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 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有句云:“雪霜自兹始,草木当更新。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语自佳,然敢作敢为,勃勃喜事之态,亦见言下。
明末清初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
# 玉关西望气横秋,肯信功名不自由。却是文章差得力,至今知有吕衡州。
宋陆游《夜读吕化光文章抛尽爱功名之句戏作》
上一篇:唐·李商隐《子初全溪作》
下一篇:唐·袁高《茶山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