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qín

朝代:明作者:陈继儒浏览量:2
lǎo
shù
chá
jiàn
shēng
tán
qín
shù
yuè
qīng
yǒu
shí
xián
dào
zhēn
bēi
chù
zhàn
chǎng
zhōng
shuài
shēng

译文

参差不齐的老树环绕着山涧生长,在树底弹奏古琴,月光凄清。有时候琴弦弹奏到真正悲伤的地方,仿佛听到古战场中蟋蟀的叫声。

逐句剖析

"老树槎牙匝涧生":参差不齐的老树环绕着山涧生长,

"弹琴树底月凄清":在树底弹奏古琴,月光凄清。

"有时弦到真悲处":有时候琴弦弹奏到真正悲伤的地方,

"古战场中蟋蟀声":仿佛听到古战场中蟋蟀的叫声。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鼓琴》是明末清初诗人陈继儒所作的一首诗。此诗描绘了一幅在老树下月下弹琴的画面。诗的前两句勾勒出老树环绕山涧、月色凄清的环境,营造出孤寂的氛围。后两句通过琴音与古战场蟋蟀声的联想,将情感进一步深化,传达出一种悲凉的情绪。全诗借景抒情,以简洁的语言营造出深远的意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明末清初文学家、书画家、文学批评家

陈继儒(1558~1639),明末清初文学家、书画家、文学批评家。字仲醇,号眉公、麋公,松江华亭(今上海)人。诸生,二十九岁即焚弃儒生衣冠而自命隐士。虽为隐士,却关心百姓疾苦,如《赈荒议》《田赋人故》《三大役议》等文章都关系国计民生。后虽屡奉征召,他全都以疾辞,然亦周旋官绅间。陈继儒诗文书画兼擅,喜评点诗文曲词、通俗文学。其诗文主张,与公安派较为接近;其文章笔调多样,或诡奇,或妍媚,或淡远,或诙谐。他书法师法苏轼、米芾,萧散秀雅;其行草书潇洒流畅,笔势乘风,毫无凝滞。他又擅长画水墨梅花、山水。著有《陈眉公先生全集》《闲情野史》《珍珠船》等。另编《宝颜堂秘笈》《古文品外录》《国朝名公诗选》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老树槎牙匝涧生,弹琴树底月凄清”:开篇描绘出一幅山林夜景,参差不齐的老树环绕着山涧生长,给人一种荒僻、苍老的感觉。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于树底抚琴,而凄清的月光洒下,进一步渲染出孤寂、清冷的氛围,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所处环境的清幽与寂寥,为琴音的悲伤奠定情感基调。后两句“有时弦到真悲处,古战场中蟋蟀声”:当诗人琴音弹奏到极致悲伤之时,脑海中浮现出古战场的画面,仿佛听到古战场中蟋蟀的鸣叫。古战场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残酷,蟋蟀声则增添了萧瑟、凄凉之感。通过这种联想,将琴音的悲伤推向高潮,深刻地表达出诗人内心的悲苦以及对世事无常、历史兴衰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明·谢肇淛《赋得新柳送别》

下一篇:明·黄佐《钓竿一章九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