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ián

朝代:唐作者:唐彦谦浏览量:1
xīn
lián
yìng
duō
tiáo
绿
táng
dōng
jìng
yǐng
yáo
hán
xiāng
yìng
shuǐ
fēng
jīn
chén
piāo
luò
ruǐ
cán
hóng
kàn
zhuó
fāng
shǎo
rén
wèn
zhōng

译文

新生的莲花倒映在众多水滨之上,向遥远的绿塘东面延伸开去。平静的花影在波光中随着日光摇曳,清幽的香气在水面的风中散发。金色的尘灰中莲花的花蕊飘落,如玉般的露水清洗着残败的红花。看着莲花剩余的芬芳越来越少,却没有人过问那莲子的情况。

逐句剖析

"新莲映多浦":新生的莲花倒映在众多水滨之上,

"迢递绿塘东":向遥远的绿塘东面延伸开去。

"静影摇波日":平静的花影在波光中随着日光摇曳,

"寒香映水风":清幽的香气在水面的风中散发。

"金尘飘落蕊":金色的尘灰中莲花的花蕊飘落,

"玉露洗残红":如玉般的露水清洗着残败的红花。

"看著余芳少":看着莲花剩余的芬芳越来越少,

"无人问的中":却没有人过问那莲子的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莲》是一首描绘莲花不同阶段景象的五言律诗。诗中首联勾勒出新生荷花繁茂、莲叶辽阔的生长环境;颔联通过对偶展现月夜下荷花的动态美与清幽香气,营造静谧诗意氛围;颈联以工整对仗描绘秋天荷花凋残之态,寄寓时光流逝之感;尾联借荷花自开自落无人问津,委婉抒发诗人自身生不逢时、无人赏识的苦闷。全诗通过对莲花生长、盛放、凋零过程的细腻描写,情景交融,展现了莲花不同阶段的独特景致与丰富内涵。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唐彦谦(?~893?),唐代诗人。字茂业,号鹿门先生,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人。应进士试十余年不第,后避乱居汉南。曾任河中节度副使,历任晋、绛、阆、壁等州刺史。唐彦谦博学多才,擅书画音乐博饮之技。其诗初学温庭筠、李商隐,用事精巧,诗风纤丽。尤擅长七言诗,语言清丽,用典精巧隐僻,对偶工切,对宋代西昆诗人颇有影响。后崇尚杜甫,转趋淳雅壮丽。代表作品有《七夕》《夜蝉》《秋晚高楼》《过长陵》等。著有《鹿门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写荷花的五言律诗,借描绘荷花自开自落无人问津的孤独寂寞景象,委婉地抒发了诗人生不逢时的苦闷心情。

2. 写作手法

对偶:“静影摇波月,寒香映水风”“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等句,对仗工整,“静影”对“寒香”,“摇波月”对“映水风”,“金尘”对“玉露”,“飘落蕊”对“洗残红”,通过对偶的手法,使诗句在形式上整齐美观,节奏感强,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描写荷花从初生到盛开、从凋落到结莲子的过程,“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等句,借荷花自开自落无人问津的孤独寂寞之景,抒发了自己生不逢时的苦闷心情。衬托:以乐景衬哀情,首联“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描绘了新生荷花的繁荣茂盛之景,画面辽阔,景色优美,是乐景;但诗人借此乐景,更衬托出后文荷花凋残时的凄凉以及自己生不逢时的哀情。

3. 分段赏析

《莲》首联“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以简洁的语言描绘新生荷花繁荣茂盛之景,“浦”点明水滨,“迢递”突出距离遥远,诗人从远处勾勒出莲叶铺满水滨、碧绿延伸至远方的辽阔画面,“映”字生动展现新莲与水浦相互映衬的和谐之美,为全诗奠定了描绘莲花生长环境的基础。颔联“静影摇波月,寒香映水风”,“静影”与“寒香”对仗,“摇波月”和“映水风”呼应,通过对偶手法使诗句工整优美,此句描绘月夜下荷花倩影在水波中轻摇、香气随水上凉风飘散的景象,“摇”“映”等字细腻地写出荷花在月下的动态美和清幽香气,营造出静谧又充满诗意的氛围。颈联“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同样运用对偶,“金尘”对“玉露”,“飘落蕊”对“洗残红”,形象地描绘出秋天荷花凋残的情景,“飘落蕊”“洗残红”细腻刻画花瓣凋零、残花被露水洗濯的过程,寄寓着时光流逝、美好易逝之感。尾联“看著馀芳少,无人问的中”,“看著”二字直白地写出诗人的观察,“馀芳少”表明荷花日益凋零,“无人问的中”则通过荷花自开自落无人关心的遭遇,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委婉抒发了诗人自身生不逢时、无人赏识的苦闷心情,使诗歌在对莲花的描写中蕴含着深沉的情感与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孟昶《避暑摩诃池上作》

下一篇:唐·柳宗元《咏荆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