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蓬岛之仙人":我心中思念着那蓬莱仙岛上的仙人,
"骖驾朱凤骑紫麟":以朱凤为两侧的骖马,驾驭着它们,又以紫麟为坐骑。
"瑶池清宴接谈笑":(本应)在瑶池那清雅的宴席上与(众仙)相接、谈笑风生,
"误落尘寰经几春":(却)不慎坠落(到)人世间,已经过了多少个春天(即多少年)。
"青童昨夜传书至":(昨晚)有仙童(青童)传递书信来到(我这里),
"中有琅函洞章字":(书信)里面装着写在玉匣中的玄妙道经文字(或符箓)。
"洞口桃花似旧时":(您仙居的)洞口,桃花依然像过去一样(盛开),
"门外孤松发新翠":门外那棵孤立的松树又萌发出了新的翠绿枝叶。
"椷书欲报碧云远":(我)封好书信,想要回复(您),(但您远在)碧云缭绕的遥远仙境,
"薜叶女萝若在眼":(您居所周围)缠绕的薜荔叶和松萝(的景象)仿佛就在我眼前。
"方平倘会蔡经家":倘若(神仙)王方平(王远)在蔡经家中相会(的话),
"为报扶桑水清浅":(就请替我)转告麻姑东海的扶桑之水(依然)清澈浅平。
明代诗人
朱高煦(1380年-1426年),明成祖朱棣次子,明仁宗朱高炽同母弟,徐皇后所生。朱高煦最初被封为高阳郡王,后随父亲起兵靖难,累立战功。成祖即位后,封为汉王,藩国云南。他却一直留居南京,不肯就藩,多次谋取太子之位,纵使私兵劫掠,僣用乘舆器物。永乐十五年(1417年),被强令就藩乐安州,但仍不悔改。宣德元年(1426年),明宣宗继位,朱高煦起兵造反,却在宣宗亲征后投降,被废为庶人,囚禁在西安门内。后与诸子相继被杀。
1. 分段赏析
“我怀蓬岛之仙人,骖驾朱凤骑紫麟”,诗人直抒胸臆,表达对蓬莱仙岛仙人的怀念,描绘仙人以朱凤为骖、骑紫麟的超凡出行方式,营造出神秘的仙境氛围。“瑶池清宴接谈笑,误落尘寰经几春”,想象与仙人在瑶池参加清宴,亲切交谈的欢乐场景,接着笔锋一转,叹仙人误落人间,已历经多年,流露出对仙人处境的怜惜。“青童昨夜传书至,中有琅函洞章字”,写昨夜青童送来书信,信中是珍贵的道经文字,既体现仙人与诗人的联系,又渲染出神秘的道教氛围。“洞口桃花似旧时,门外孤松发新翠”,描绘仙人洞府周边景色,桃花依旧,孤松新翠,新旧对比,暗示时光流逝,而仙人生活环境依然清幽,有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椷书欲报碧云远,薜叶女萝若正眼”,诗人想回信却因仙人居处遥远而无奈,“薜叶女萝”仿佛也在关注着这一切,借景抒情,烘托出诗人对仙人思念却难以传达的惆怅。“方平倘会蔡经家,为报扶桑水清浅”,运用方平与蔡经的典故,希望仙人若遇到类似机缘,能告知扶桑海水又变浅了,体现出诗人对仙界消息的关注,也暗示世事变化,增添了诗歌的奇幻与神秘。
上一篇:明·李东阳《五丈原》
下一篇:明·朱有燉《元宫词(一百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