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ǒng
chá
shí
èr
yùn

朝代:唐作者:齐己浏览量:1
bǎi
cǎo
ràng
wéi
líng
gōng
xiān
bǎi
cǎo
chéng
gān
chuán
tiān
xià
kǒu
guì
zhàn
huǒ
qián
míng
chū
chù
chūn
yàn
shōu
shí
yǒu
yīng
fēng
cóng
guó
gòng
xiàn
qín
jīng
xiù
jué
jīng
xīn
cháng
zhī
qīng
yán
tōng
tiān
zhù
xiǎng
zhāi
rào
shǔ
shān
míng
qiū
yín
chán
shī
zhòu
jīng
jiǎo
kāi
xiāng
mǎn
shì
dòng
绿
níng
chēng
wǎn
liáng
quán
duì
xián
guǒ
píng
sōng
huáng
gān
xuán
fàn
yún
huá
suí
qīng
guì
gāo
rén
yóu
bié
kuì
chéng
céng
xún
xiū
shì
miào
jìn
xiān
shēng

译文

百草中它最灵秀,功效比百草更早显现。甘美的滋味传遍天下人之口,最珍贵的要数那火前茶的名头。茶叶生长的地方春天没有大雁,收获时山谷有黄莺啼鸣。封装标记好从水乡泽国出发,作为贡品送入长安京城。闻之清香沁人心脾,饮后顿觉身骨轻盈。研磨茶叶的声音好似能传通天柱山,采摘时环绕着明亮的蜀山行走。诗人在秋天品着茶诗兴大发,禅师白日酣睡被茶香惊醒。打开装茶的角罐香气溢满室内,炉上煮茶绿沫在茶铛里凝留。傍晚忆起用凉泉煎茶,闲暇时想着与奇异的果子相酬。茶沫如松花粉般旋转浮泛,茶汤似云母片滑润倾泻。最珍重那高雅之人寄来的茶,尤其适合用单独的柜子来盛收。曾经探寻过茶的制作烹饮方法,精妙之处全被陆先生说透。

逐句剖析

"百草让为灵":百草中它最灵秀,

"功先百草成":功效比百草更早显现。

"甘传天下口":甘美的滋味传遍天下人之口,

"贵占火前名":最珍贵的要数那火前茶的名头。

"出处春无雁":茶叶生长的地方春天没有大雁,

"收时谷有莺":收获时山谷有黄莺啼鸣。

"封题从泽国":封装标记好从水乡泽国出发,

"贡献入秦京":作为贡品送入长安京城。

"嗅觉精新极":闻之清香沁人心脾,

"尝知骨自轻":饮后顿觉身骨轻盈。

"研通天柱响":研磨茶叶的声音好似能传通天柱山,

# 天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西部。

"摘绕蜀山明":采摘时环绕着明亮的蜀山行走。

"赋客秋吟起":诗人在秋天品着茶诗兴大发,

"禅师昼卧惊":禅师白日酣睡被茶香惊醒。

"角开香满室":打开装茶的角罐香气溢满室内,

# 角:指茶角,古时封装茶叶的器物。

"炉动绿凝铛":炉上煮茶绿沫在茶铛里凝留。

"晚忆凉泉对":傍晚忆起用凉泉煎茶,

"闲思异果平":闲暇时想着与奇异的果子相酬。

"松黄干旋泛":茶沫如松花粉般旋转浮泛,

# 松黄:松花。这里指状如松黄的茶汤。

"云母滑随倾":茶汤似云母片滑润倾泻。

"颇贵高人寄":最珍重那高雅之人寄来的茶,

"尤宜别匮盛":尤其适合用单独的柜子来盛收。

"曾寻修事法":曾经探寻过茶的制作烹饮方法,

"妙尽陆先生":精妙之处全被陆先生说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咏茶十二韵》是唐末五代诗僧齐己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诗人开篇盛赞茶为百草之灵,功效超凡,其甘美声名远扬,尤以火前茶名贵。接着描绘茶的产地、采摘、贡献等,点明其来自水乡泽国,是珍贵贡品。后又通过写茶香清新、品茶身轻、研茶声传、文人禅师受茶启发,以及开茶、煮茶之景,展现茶的魅力与价值。还提及饮茶搭配、煮茶姿态,强调茶的馈赠珍贵与适宜的贮存方式。结尾表达对诗人对陆羽茶法的推崇,全诗借茶抒发了诗人卓尔不群的志向人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著名诗僧

齐己(864~937?),唐末诗僧。俗姓胡,名得生,自号衡岳沙门,潭州益阳(今属湖南)人。工诗善琴,擅长行书,风雅放逸,颇有诗名。为诗好苦吟,喜琢炼。其诗多登临酬答、感时伤怀之作,风格清润,语言简淡,在清润平淡中见僻远冷峭之致。代表作品有《早梅》《赠齐己诗》《寄曹松》等。著有《白莲集》《风骚旨格》。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也是一首咏物诗。该诗通过写茶来表达诗人卓尔不群的志向人格。介绍了茶的产地、采摘、进贡等情况,展现研茶、品茶的美妙感受,还涉及开茶、煮茶场景、饮茶搭配、煮茶姿态与贮存方式。借对茶的全方位描写,表达了对茶的赞美与喜爱之情。

2. 分段赏析

“百草让为灵,功先百草成。甘传天下口,贵占火前名”诗人开篇便赞誉茶是百草中的灵物,其功效先于百草而成。茶的甘甜为天下人所传颂,尤其以清明前的茶最为名贵,突出了茶的独特地位和珍贵品质。“出处春无雁,收时谷有莺。封题从泽国,贡献入秦京”点明了茶叶的产地,春天时产地不见大雁,暗示其地温暖适宜茶树生长,而秋季采收时有黄莺啼叫,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泽国”表明茶来自水乡,封装好的茶叶从产地运往京城,说明茶在当时是备受珍视的贡品。“嗅觉精新极,尝知骨自轻。研通天柱响,摘绕蜀山明”茶香清新至极,品尝后让人感觉身体轻盈,仿佛飘飘欲仙。研磨茶叶的声音仿佛能响彻天柱峰,采摘茶叶时围绕着明亮的蜀山,既写出了研茶时的专注,也描绘出采摘场景的美好,暗示茶吸收了山水的精华。“赋客秋吟起,禅师昼卧惊。角开香满室,炉动绿凝铛”文人骚客在秋天品茗后诗兴大发,禅师白天修禅时也因品尝到茶中极品而惊觉,从侧面烘托出茶的魅力。打开装茶的封角,香气满室,炉上的茶铛中煮着的茶汤泛起绿色的泡沫,形象地描绘了开茶和煮茶时的情景。“晚忆凉泉对,闲思异果平。松黄干旋泛,云母滑随倾”夜晚回忆起与凉泉相伴,闲暇时想到与珍奇异果相搭配,更能体现出茶的韵味。煮茶时,茶末如松黄般在水中旋转漂浮,而茶汤表面类似云母的水膜则应顺势倒掉,细腻地描写了唐代煮茶的过程和茶在水中的姿态。“颇贵高人寄,尤宜别匮盛。曾寻修事法,妙尽陆先生”诗人认为收到高人寄来的茶是很珍贵的,而且茶适宜用单独的柜子存放以防止串味。最后提到曾探寻茶的烹饮之法,而陆羽的方法最为精妙,表达了对茶圣陆羽的崇敬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中所描述的关于茶的种种,都遵循着陆羽《茶经》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雍裕之《江边柳》

下一篇:唐·神赞《空门不肯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