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得晨鸡共鸡语":买来报晓的公鸡,和它说起话来,
# 共鸡语:对鸡说。,晨鸡:报晓鸡。
"常时不用等闲鸣":平时不用无端的伸着脖子叫。
# 等闲:平常,随随便便。,常时:平时。
"深山月黑风雨夜":你只需要在深山月黑风雨夜,
"欲近晓天啼一声":天快破晓时高唱一声。
# 啼:叫。,欲近:将要临近。
晚唐诗人
崔道融(?~907?),唐代诗人。自号东瓯散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避唐末动乱,携母亲寓居永嘉,曾为永嘉令,累官右补阙。后又避乱入闽,依闽王王审知,为其上客。其诗作流传不多,风格或清新,或凝重,比较多样。尤工五绝,诗语意精妙。辛文房评其绝句“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者矣”。其中一些作品较有社会意义,如《西施滩》。有《牧竖》一诗流传较广。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托物言志诗。描绘了诗人与鸡对话这一独特场景,营造出一种期待特定时刻到来的氛围,借对鸡的嘱托,传达出诗人对特殊时刻有所作为的期望。
2. 分段赏析
前两句:“买得晨鸡共鸡语”,诗人径直点明买鸡并与之交谈之事。将鸡视作倾诉对象,此举动新奇独特,瞬间抓住读者眼球。“晨鸡”点明所购之鸡乃司晨报晓之物,“共”表一同、和之意,“语”即言说,简单几字勾勒出一幅人与鸡对话的别样场景,为诗歌增添了几分趣味性与亲近感。“常时不用等闲鸣”,诗人对鸡提出要求,平常时候无需随意啼叫,为下文鸡在特殊时刻啼叫埋下伏笔,也暗示诗人对时机的重视,不希望鸡在无关紧要的时候浪费“精力”,体现出诗人对时机的精准把握和期待。后两句:崔道融所处的晚唐,局势动荡不堪,皇帝昏聩,朝政腐朽,宦官揽权,藩镇混战,党争纷扰不断,诗人亦因避乱前往闽地。因而,诗中的“深山月黑风雨夜”,绝非单纯描绘自然景象,“欲近晓天啼一声”也并非普通的戏言。此二句实则寓意深刻,借自然之景影射社会乱象,借鸡啼象征对黑暗结束、天下安定的期待,饱含着诗人对终结动荡、实现天下大治的强烈渴望。不过,这份深意需读者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细细思索、品味方能领会。
3. 作品点评
这首诗巧妙借鉴“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意境,深刻映照出作者于动荡时代对太平盛世的殷切期盼。通常咏物诗多着重于描摹物的外形,而此诗却另辟蹊径,摒弃外形刻画,转而阐述道理,构思巧妙,给人以全新的阅读体验。诗中,作者将自身情感融入对鸡的言说之中,语言一语双关,表面说鸡,实则寓意时政,意味深长,让人反复品味。
上一篇:唐·黄滔《广州试越台怀古》
下一篇:唐·寒山《诗三百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