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rén
èr
shǒu

朝代:唐作者:崔道融浏览量:3
huā
shàng
duàn
jiāng
tóu
lái
fēng
xiāng
chūn
jìn
wèi
qiǎn
jiǔ
zūn
kōng
dàn
dàn
cháng
jiāng
shuǐ
yōu
yōu
yuǎn
qíng
luò
huā
xiāng
hèn
dào
shēng

译文

落在花上的雨停了又下,江上的风来了又去。相思在春天没有没有尽头,我还未排解这相思之苦酒杯却已成空。长江的水浩浩汤汤,远客的情延绵不绝。将相思的遗憾寄与落花,可落花依旧落地无声。

逐句剖析

"花上断续雨":落在花上的雨停了又下,

# 断续雨:雨停了又下。

"江头来去风":江上的风来了又去。

# 来去风:风来了又去。

"相思春欲尽":相思在春天没有没有尽头,

"未遣酒尊空":我还未排解这相思之苦酒杯却已成空。

# 遣:排解,发泄。

"澹澹长江水":长江的水浩浩汤汤,

# 澹澹:水波微微荡漾的样子。

"悠悠远客情":远客的情延绵不绝。

"落花相与恨":将相思的遗憾寄与落花,

"到地一无声":可落花依旧落地无声。

# 一:依旧。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寄人二首》是唐代崔道融创作的一组五言绝句。诗以细腻笔触,借景抒情。第一首的首句“花上断续雨”营造朦胧忧伤氛围,暗示相思绵延,“江头来去风”与之呼应,渲染凄清与烦乱。“相思春欲尽”点明主题,借春光将逝强化相思,“未遣酒尊空”尽显借酒消愁的无奈。第二首以“澹澹长江水”象征远客深沉情思,“悠悠远客情”使之具象。“落花相与恨”赋予落花恨意,“到地一无声”强化愁绪。全诗将春日景象与相思之情巧妙融合,情感真挚,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崔道融(?~907?),唐代诗人。自号东瓯散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避唐末动乱,携母亲寓居永嘉,曾为永嘉令,累官右补阙。后又避乱入闽,依闽王王审知,为其上客。其诗作流传不多,风格或清新,或凝重,比较多样。尤工五绝,诗语意精妙。辛文房评其绝句“出乎其类,拔乎其萃者矣”。其中一些作品较有社会意义,如《西施滩》。有《牧竖》一诗流传较广。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第一首第一句“花上断续雨”,描绘出花朵之上,雨断断续续落下的情景。“断续”二字,细腻地展现雨的状态,营造出一种朦胧、迷离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略带忧伤的情感基调,以景衬情,暗示相思的绵延不绝。第二句“江头来去风”,写江头之风来来去去。“来去”体现风的动态,与上句花上的“断续雨”相呼应,描绘出一幅风雨交织的画面,进一步渲染出环境的凄清,烘托出内心因相思而生的烦乱。第三句“相思春欲尽”,直抒胸臆,点明“相思”主题,且“春欲尽”表明时光流逝,春天即将过去,在这春光将逝之时,相思之情愈发浓烈,增添了一份时光易逝、相思难消的惆怅。第四句“未遣酒尊空”,意为不让酒杯空着,借酒消愁。在相思无尽而春光将尽的情况下,诗人只能借酒来排遣心中的相思之苦,展现出一种无奈又沉醉其中的复杂心境。第二首第一句“澹澹长江水”,描绘出长江水缓缓流淌的样子,“澹澹”形容水波荡漾,营造出一种悠远、绵长的氛围,以江水的连绵不绝,象征远客之情的深沉无尽。第二句“悠悠远客情”,直接表明远客的情思悠悠。与上句江水相呼应,借江水之景,强化远客内心那悠悠不绝的思念之情,使情感具象化。第三句“落花相与恨”,赋予落花以“恨”的情感,落花纷纷飘落,仿佛带着诗人心中的遗憾与怨恨,将人的情感与自然之景融合,借落花烘托内心的伤感。第四句“到地一无声”,落花落地悄无声息,以落花落地的寂静,进一步强化这种深沉的恨意与无奈,以静衬情,将那种无法言说的愁绪推向高潮,给人以余韵悠长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江流不已,正如客情;花落无声,若解人恨。

明唐汝询《唐诗解》

# 即“黯然销魂”意,点染有情。“一”字即“总”字,然换“总”字即不佳。

清黄生《唐诗摘钞》

# 以江水引起客情,以落花写出己恨,怨而不怒,深得风人之旨。

《唐诗评注读本》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赠僧行融》

下一篇:唐·白居易《故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