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óu
biān

朝代:唐作者:杜牧浏览量:1
huáng
shā
lián
hǎi
chén
biān
cǎo
cháng
jiàn
chūn
yún
duī
xià
guò
qián
féng
zhe
shè
diāo
rén

译文

黄色的沙土与大海相连的路上没有尘土,边地的草长久枯萎,看不到春天的生机。在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从拂云堆下经过,在马的前面遇到了擅长射雕的人。

逐句剖析

"黄沙连海路无尘":黄色的沙土与大海相连的路上没有尘土,

# 海:指湖泊。

"边草长枯不见春":边地的草长久枯萎,看不到春天的生机。

"日暮拂云堆下过":在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从拂云堆下经过,

"马前逢著射雕人":在马的前面遇到了擅长射雕的人。

# 射雕人:善于射雕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游边》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绝句。此诗以边塞为主题,描绘了黄沙连着海路、边草枯败不见春意的塞外之景,以及日暮时分在拂云堆下遇到射雕人的画面。写作上,运用白描手法,简洁勾勒出塞外风光与人物形象。首二句展现边塞环境的荒凉,后二句增添了画面的生机与活力。 全诗语言自然质朴,虽未直接抒情,但通过对塞外景色和射雕人的描写,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对边塞生活与人物的赞美,展现出边塞独有的苍茫雄浑之美,给人以真切的塞外体验,在众多边塞诗中别具一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诗人

杜牧(803~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又称“杜樊川”。大和进士,官终中书舍人。杜牧的诗文,多指陈讽谕时政。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又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诗作风格独特,既风华流美而又俊爽疏朗,气势豪宕而又情致婉约。文以《阿房宫赋》最为著名。代表作品有《清明》《山行》《题乌江亭》《泊秦淮》等。著有《樊川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白描:用简洁质朴的语言,如“黄沙连海路无尘,边草长枯不见春”,不加修饰地描绘出塞外黄沙漫漫、边草枯败的荒凉景象;“日暮拂云堆下过,马前逢著射雕人”则勾勒出日暮时分在特定地点遇到射雕人的场景,使画面自然呈现,给人以直观的感受。对偶:前两句“黄沙连海路无尘,边草长枯不见春”,上下句结构工整,词性对应,以凝练的语言勾勒边塞黄沙漫延、边草枯败之景,强化诗歌韵律感。

2. 分段赏析

《游边》前两句“黄沙连海路无尘,边草长枯不见春”,描绘出塞外黄沙与海路相连且无尘土飞扬,边地的草长久枯萎,毫无春意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凸显出边塞的荒凉寂寥;后两句“日暮拂云堆下过,马前逢著射雕人”,写在日暮时分经过拂云堆,遇见了射雕人,为荒凉的画面增添了人物元素,展现出边塞生活的独特韵味,也从侧面流露出诗人对边塞风情的欣赏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酬思黯相公晚夏雨后感秋见赠》

下一篇:唐·李频《湘口送友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