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iān
shī
·
·
ruò

朝代:唐作者:皮日休浏览量:1
yuán
xiě
yuè
hún
qīng
zhī
yān
cuì
cén
cén
xiàng
shàng
luàn
kuī
xié
lái
shā
wēi
guà
chù
jiāng
fēng
zòng
dài
èr
liáng
guān
zhōng
shēn
wàng
ěr

译文

这顶斗笠圆圆的,就好像描摹出了月亮的神韵,质地轻盈,仿佛是用如烟的翠色编织而成。细雨连绵不绝地下着,不扰乱垂钓的思绪。带来沙滩上微弱的日光,悬挂之处江风骤起。即使身戴二梁冠,一生都不会忘记你。

逐句剖析

"圆似写月魂":这顶斗笠圆圆的,就好像描摹出了月亮的神韵,

"轻如织烟翠":质地轻盈,仿佛是用如烟的翠色编织而成。

"涔涔向上雨":细雨连绵不绝地下着,

"不乱窥鱼思":不扰乱垂钓的思绪。

"携来沙日微":带来沙滩上微弱的日光,

"挂处江风起":悬挂之处江风骤起。

"纵带二梁冠":即使身戴二梁冠,

# 二梁冠:为上有两条横脊的冠,汉代博士至中二千石禄位的官员所戴。后用以代指在朝为官。

"终身不忘尔":一生都不会忘记你。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添鱼具诗·箬笠》是唐代诗人皮日休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通过对箬笠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喜爱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前两句诗人用“圆似写月魂”来形容箬笠的形状,如同月亮般圆满;“轻如织烟翠”则描绘了箬笠的质地,轻盈如烟,翠绿如玉,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第三、四句描绘了箬笠在雨中的情景,雨水潺潺而下,但箬笠却不会扰乱钓鱼者的思绪,体现了箬笠的实用性和对自然生活的适应。第五、六句诗人描绘了携带箬笠在沙滩上行走的场景,以及将箬笠挂在江边,感受江风拂面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后两句诗人以“二梁冠”这一典故,表达了即使身居高位,也不会忘记箬笠的陪伴,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珍视。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描写细腻生动,通过对箬笠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赞美。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时期文学家

皮日休(834?~883?),唐代文学家。字逸少,后改袭美,号鹿门子、间气布衣等。襄阳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咸通进士,曾任太常博士,后参加黄巢军任翰林学士。皮日休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其诗多酬唱咏物之作,也涉及时政弊端,描述人民悲惨生活之作。其诗一种继承新乐府传统,语言平易近人;一种则逞奇丰富。皮日休的散文颇能继承韩柳古文传统,尤其是小品文善于讥刺时弊,抨击黑暗政治,锋芒毕露。其政论小品文被鲁迅之为“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彩和锋芒”。代表作品有《正乐府》《三羞诗》。著有《鹿门隐书》《忧赋》《皮子文薮》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前两句:“圆似写月魂,轻如织烟翠。”描绘了箬笠的形状和质地。诗人将箬笠比作“圆似写月魂”,形象地表现了其圆润的形状,仿佛蕴含着月亮的灵性。而“轻如织烟翠”则形容箬笠轻盈如烟,翠绿如织,生动地展现了箬笠的轻巧与美观。第三、四句:“涔涔向上雨,不乱窥鱼思。”通过描写箬笠在雨中的状态,表现了其实用性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涔涔向上雨”描绘了雨水从箬笠上滑落的景象,而“不乱窥鱼思”则暗示了箬笠为诗人提供了静谧的环境,让他能够专注于观察自然。第五、六句:“携来沙日微,挂处江风起。”描写了箬笠在不同场景下的使用。诗人带着箬笠在微弱的阳光下行走,将其挂在江边时,江风拂起,增添了诗意的画面感。后两句:“纵带二梁冠,终身不忘尔。”表达了诗人对箬笠的喜爱和珍视。“二梁冠”是汉代博士至中二千石官员所戴的一种顶上有两条横脊的帽子,象征着官职和地位。诗人表示,即使将来佩戴高官的二梁冠,也不会忘记这顶箬笠,体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春末夏初闲游江郭二首》

下一篇:唐·郑谷《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