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àn

朝代:唐作者:韦应物浏览量:2
lín
zhōng
guān
shàng
duì
ōu
xián
chǔ
ráo
rén
zuì
wǎng
huán

译文

心绪悠闲淡雅,在山林中读罢易经,闲下来看看小溪上的海鸥,相互对视,意态消闲。南国楚地有很多词家墨客,与什么人交往最多谈得最来的呢?

逐句剖析

"林中观易罢":心绪悠闲淡雅,在山林中读罢易经,

# 观易:详看《易经》。易,指《易经》。古称易象,秦始皇焚书坑儒时,被宰相李斯说是卜筮之书而幸免于毁,是一本被儒家尊为群经之首的经书,用阴阳互动的现象来说明“常”与“变”的道理。

"溪上对鸥闲":闲下来看看小溪上的海鸥,相互对视,意态消闲。

# 鸥:鸟名,是一种捕鱼而食的水鸟,脚绿色有蹼,视力锐敏,行动矫捷。,溪上:指溪边。

"楚俗饶词客":南国楚地有很多词家墨客,

# 词客:一作“辞客”。词人墨客,指擅长写文章的人。,饶:多。,楚俗:楚地的风俗习气。楚,湖南、湖北两省的通称。

"何人最往还":与什么人交往最多谈得最来的呢?

# 往还:指朋友间的交往互动情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答李瀚》是由唐代诗人韦应物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以“林中观易罢,溪上对鸥闲”勾勒诗人闲适的隐居日常,后两句“楚俗饶词客,何人最往还”以问答形式表达对友人近况的关切,兼具生活意趣与友情深意‌。采用“答问相扣”形式,前两句自述生活,后两句转向友人,缜密而富于对话感‌。采用“答问相扣”形式,前两句自述生活,后两句转向友人,缜密而富于对话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时期山水田园派诗人

韦应物(735?~790?),唐代诗人。字义博,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韦氏世为三辅名族,天宝时,为玄宗侍卫。后为滁州、江州刺史及左司郎中,官至苏州刺史。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韦应物诗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山水田园诗,与陶渊明并称“陶韦”,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王孟韦柳”。其各体皆擅长,但以五言古体成就最高。风格恬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白居易称其“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代表作品有《采玉行》《夏冰歌》《滁州西涧》等。有《韦苏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组诗大约创作于大历初年的秋天,地点在洛阳。从诗中内容来看,当时李瀚已经卸任洛阳主簿一职,返回了楚州。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林中观易罢,溪上对鸥闲。”以“林中观易”“溪上对鸥”的平行场景,展现诗人隐居生活的闲适恬淡,语言凝练如画‌。“楚俗饶词客,何人最往还。‌”后两句‌转向对友人的关切:“楚俗饶词客”点明李瀚所处环境,“何人最往还”以问句收束,既表达对友人交游的好奇,又暗含对其才情的认可‌。借“观易”“对鸥”的日常场景,兴起对友人的思念,自然过渡至对楚地文人群体的关注。溪边白鸥的“闲”态与诗人内心的淡泊相映,强化了山水田园诗派的冲淡风格‌。诗中既有对隐逸生活的自足,又通过“往还”之问流露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韦应物晚年仕隐平衡的精神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澣在海隅,使来颇甚遥远。韦时为洛阳令,书自海隅发于春暮,而到时已秋。道远情长,于兹可见矣。

清王尧衢《唐诗合解笺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孟浩然《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下一篇:唐·陶翰《燕歌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