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āng
àn
qiū

朝代:唐作者:杜荀鹤浏览量:1
bàng
jiāng
xíng
xiāng
chóu
shēng
biān
huī
liǔ
suí
shǒu
shī
chán
shēng
qiū
jià
yuán
cháng
dào
hán
yún
yuē
chéng
jiā
pín
fēng
suì
guī
gēng

译文

驱马沿着江岸前行,乡愁随着脚步不断产生。举起马鞭,柳色从身旁掠过,不经意间,蝉声也消失了。秋天的庄稼沿着长长的道路生长,寒云笼罩着古老的城池。家境贫寒,虽遇丰收之年,却没有土地可以回去耕种。

逐句剖析

"驱马傍江行":驱马沿着江岸前行,

"乡愁步步生":乡愁随着脚步不断产生。

"举鞭挥柳色":举起马鞭,柳色从身旁掠过,

"随手失蝉声":不经意间,蝉声也消失了。

"秋稼缘长道":秋天的庄稼沿着长长的道路生长,

"寒云约古城":寒云笼罩着古老的城池。

"家贫遇丰岁":家境贫寒,虽遇丰收之年,

"无地可归耕":却没有土地可以回去耕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江岸秋思》是唐代诗人杜荀鹤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描绘了诗人驱马傍江而行的旅途情景,沿途所见柳色、蝉声、秋稼、寒云等景象。诗人运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和对偶等手法,将旅途的见闻与自身的情感相融合。从首联的乡愁渐生,到尾联道出无地归耕的无奈,层层递进地展现了内心的愁绪。此诗语言质朴自然,真切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乡之情与生活困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现实主义诗人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早有才名却屡试不第,大顺进士,后为翰林学士,仅五日而卒。杜荀鹤以诗为业,作诗主张“诗旨未能忘救物”,能继承杜甫、白居易关心民生疾苦、反映社会现实的传统。其诗短小精悍、语言浅近通俗,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后人称其诗为“杜荀鹤体”。代表作品有《山中寡妇》《乱后逢村叟》。 今存有《唐风集》(又名《杜荀鹤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点明诗人驱马沿江而行,“步步生”生动地表现出乡愁如影随形,逐渐浓厚,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颔联“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从动作和感官角度描写,描绘出旅途中的动态画面,同时借柳色和蝉声的消逝,暗示时光流逝与行程匆匆,表达内心的漂泊之感。颈联“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展现出一幅充满秋意的画面,烘托出诗人孤寂的心境。尾联“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直抒胸臆,道出了自己家贫即使遇到丰年,也无地可归耕的无奈与悲哀。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杜荀鹤……善作诗,辞句切理,有“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之句,为时所称。

不详《宣和书谱》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郑谷《早入谏院二首》

下一篇:唐·卢士衡《僧房听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