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è

朝代:唐作者:杜荀鹤浏览量:1
yuè
huá
xīng
cǎi
zuò
lái
shōu
yuè
jiāng
shēng
àn
jié
chóu
bàn
dēng
qián
shí
nián
shì
shí
dào
xīn
tóu

译文

月色与星光顿时都被乌云遮挡,眼前是一片模糊的山影,耳中是动荡的江声,暗然愁绪。半夜仍独坐灯前,十余年来的坎坷经历以及耳闻目击的不平世事,一下子随着大雨涌上了心头。

逐句剖析

"月华星彩坐来收":月色与星光顿时都被乌云遮挡,眼前是一片模糊的山影,

# 坐来:顿时、顷刻。坐,表示无缘无故。

"岳色江声暗结愁":耳中是动荡的江声,暗然愁绪。

# 岳色:即山色。岳:山色高大的山为岳。

"半夜灯前十年事":半夜仍独坐灯前,十余年来的坎坷经历以及耳闻目击的不平世事,

# 十年事:指诗人十余年来经历的事情。

"一时和雨到心头":一下子随着大雨涌上了心头。

# 和雨:跟雨声一起。和,《才调集》作“随”。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旅舍遇雨》为唐代诗人杜荀鹤创作的七言绝句。诗中前两句描绘了夜晚月色星光被雨遮蔽,山川景色与江水涛声交织,引发诗人愁绪的画面。后两句则直抒胸臆,在旅舍孤灯相伴的半夜,过往十年的经历与心事,随着淅沥雨声一齐涌上心头。该诗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以雨景为依托,将内心的愁苦、漂泊的孤寂与人生的感慨融入其中。诗人采用白描的写作方式,不事雕琢、不用典故,以简洁平实的语言,勾勒出旅途中遇雨时复杂的心境,让读者真切感受到其惆怅自怜之情。整首诗虽简短,却生动地展现了羁旅之人的沧桑与悲凉。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杰出现实主义诗人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早有才名却屡试不第,大顺进士,后为翰林学士,仅五日而卒。杜荀鹤以诗为业,作诗主张“诗旨未能忘救物”,能继承杜甫、白居易关心民生疾苦、反映社会现实的传统。其诗短小精悍、语言浅近通俗,善于运用白描的手法,后人称其诗为“杜荀鹤体”。代表作品有《山中寡妇》《乱后逢村叟》。 今存有《唐风集》(又名《杜荀鹤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旅舍遇雨》由唐代诗人杜荀鹤创作。杜荀鹤胸怀远大政治抱负,常以“男儿出门志,不独为身谋”自勉,也劝勉友人秉持“共有人间事,须怀济物情”的志向。然而,唐末社会黑暗腐朽,致使他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其“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便道出了内心无奈。长期的不幸遭遇与对黑暗现实的愤懑,在他心中积压成沉重压抑与无尽凄苦。在一次旅行途中,雨夜投宿于山下江边小店时,眼前雨景触动情思,诗人遂即景命笔,写下此诗,以抒发内心的孤寂愁苦与人生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羁旅抒情诗。诗中描绘了雨夜月华星彩隐没,山川景色与江声引发愁绪,以及诗人在旅舍孤灯前,忆起十年经历的情景,营造出孤寂凄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凄苦、孤愤之情,以及对过往漂泊岁月的感慨。

2. 写作手法

情景交融:诗人通过描写月华星彩消逝、岳色江声带来愁绪,将外在景物与内心的愁情相融合。像“暗结愁”三字巧妙地把自然景象和诗人情绪交织在一起,以景衬情,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愁闷。对比:“半夜灯前”与“月华星彩”形成室内外场景的对照,从明亮的室外夜景到昏黄的室内灯光,营造出氛围的转变。“一时”和“十年”相对,把当下一时的雨景和过去十年的往事相呼应,体现出时间的跨度,更深刻地表达出愁绪的绵长和复杂。

3. 分段赏析

诗的开篇,诗人从室外落笔,自上而下,先写天空中月华星彩隐去,再绘地面山川景色与江声。古人论诗有云,情景虽分属心与物,却能景生情、情生景,“互藏其宅”。此诗前两句的景物描写,便是绝佳例证。这些景物不仅是触发诗人情思的媒介,更因融入了诗人的心境与情感,经情绪的酝酿,渲染出浓重、压抑的氛围,有力烘托出诗人身处黑暗世道、壮志难酬的孤愤悲苦心境。尤其是“暗结愁”三字,表面写景,实则写人,堪称托物言志之笔。后两句,笔锋陡然一转,从室外转入室内,从壮阔自然景象聚焦到诗人自身。窗外漆黑如墨,室内孤灯一盏,室外与室内形成鲜明对比,由此引出诗人的感慨。在雨夜这一特殊情境触发下,诗人往昔的坎坷经历一一涌上心头。其中蕴含的凄苦、孤愤情绪,诗人独自怀想、品味、反思,个中况味,唯其自知。

4. 作品点评

整首诗借景抒情,自始至终未着一丝亮色,恰如其分地映射出诗人悲苦的心境。这首七言绝句在谋篇布局上颇具匠心,开篇先绘天空之景,继而转至地面;随后由室外过渡到室内。以“半夜灯前”的昏暗与“月华星彩”的明亮形成对照,“一时”的当下与“十年”的往昔相互呼应。在时间与空间的维度里,布局错落有致,营造出一种既有俯仰变化、又有开合之感,满溢百感苍茫的情思与意境,充分彰显出诗人卓越的艺术概括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荀鹤诗)如《感春》云:“无限青云有限身,眼前花似梦中春。浮生七十今三十,已是人间半世人。”《旅中遇雨》云:“半夜灯前十年事,一时和雨到心头。”《宿临江驿》云举世尽从愁里老,谁人肯向死前闲。”《感遇》云:“大海波涛浅,小人方寸深。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皆有意绪。

宋张淏《云谷杂记》

# (荀鹤诗)辞气粗鄙,亦云至矣。除“鲁天新雁起汀洲”一绝外,唯“字人无异术,至论不如清”、“高下麦苗新雨后,浅深山色晚晴时”数句,“月华星彩坐来收……”、“山雨溪风卷钓丝……”二绝耳。

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

# 前两句写云遮星、月,江岳结愁,实为第四句写雨作铺垫,而目睹由晴到雨、深宵不寐的情景已宛然可想。雨下起来了点点滴滴淅淅沥沥,触发十年漂泊的种种回忆,而以“半夜灯前十年事,一时和雨到心头”概括之,言浅而意深,足以引发有类似经历的读者的情感共鸣。

近代霍松林《历代好诗诠评》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张籍《无题(一作刘禹锡诗,题云踏歌词)》

下一篇:唐·韦庄《贵公子》

猜你喜欢